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甲盾的意思、甲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甲盾的解釋

見“ 甲楯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甲盾,古代軍事裝備術語,指铠甲和盾牌的組合,是戰争中的重要防護器具。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定義
    甲盾由“甲”(铠甲)和“盾”(盾牌)組成,是古代士兵用于防禦的裝備。铠甲保護身體,盾牌抵擋攻擊,二者共同提升戰場生存能力。

  2. 文獻例證

    • 《墨子·節用》提到:“有甲盾五兵者勝,無者不勝”,強調甲盾與兵器(五兵)同為戰争勝負的關鍵。
    • 《左傳》記載越王勾踐“以甲楯五千保于會稽”,指五千名披甲持盾的士兵。

二、擴展含義

  1. 代指士兵或武裝
    甲盾可泛指披甲持盾的士兵或軍隊武裝。如《史記》提到周勃之子購買“甲楯五百被”,用于殉葬,反映其軍事象征意義。

  2. 比喻性用法
    現代引申為“保護自身的力量”,如成語“甲盾”比喻防禦依靠。

三、曆史背景

甲盾的制造與使用體現了古代軍事技術的發展。例如,《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詳細記錄車馬、甲盾的數量,說明其在軍事管理中的重要性。


如需更全面的文獻引用或曆史考證,可參考《墨子》《左傳》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甲盾

甲盾(jiǎ dùn)是一個漢字詞語,由甲和盾兩個部分組成。

甲這個字是由甲字底和由上至下的三個點組成。甲字底表示甲殼,也代表第一位。甲也可以指甲闆、盾牌、裝甲等等。它的拆分部首是田,總計五畫。

盾這個字由并立的兩個立體的木棰、上下兩個"用"部分,還有耳朵組成。這個字表示盾牌,它的拆分部首是目,總計十畫。

甲盾這個詞的來源是出自中國古代的兵器名詞,指的是一種用來保護身體以抵禦敵人攻擊的戰鬥器械。

在繁體字中,甲和盾的寫法沒有太大的變化。

在古代漢字中,甲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古代的甲字是由兩個"入"字組合而成,表示入人或入囗,也表示頭上的腦袋。而盾的古代寫法是由兩個"示"字組合而成。

例句:

他身穿堅固的甲盾,勇敢地沖向戰場。

組詞:甲殼、甲闆、甲蟲、盾牌、裝甲、盾衛等。

近義詞:盾牌、擋箭牌、铠甲等。

反義詞:攻擊、進攻、攻勢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