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款接的意思、款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款接的解釋

[treat cordially;entertain;receive cordially] 款待

詳細解釋

(1).結交,交往。《南史·張融傳》:“ 高帝 素愛 融 ,為太尉時,與 融 款接。”《太平廣記》卷二○二引 五代 範資 《玉堂閑話》:“或一年半載,與妻子略相面焉。在職之時,唯 流溝寺 長老與之款接。”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娥》:“弟赴都時,父囑文場中如逢 山右 霍 姓者,吾族也,宜與款接,今果然矣。”

(2).猶款待。 明 沉德符 《野獲編·鬼怪·穆象元判冥》:“間以相問,則舊者告以此舊寅丈 穆公 ,重加款接。”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六:“餘從 西粵 過 長沙 ,中丞款接甚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款接是漢語中表示禮節性接待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為“熱情招待賓客”,常見于書面語境。以下從詞義解析、語源發展和應用場景三方面詳述:

  1. 詞素分解與基本釋義

    “款”本義為誠懇、殷勤,《說文解字》釋作“意有所欲”,後引申出“招待”之義;“接”指交往接待,《禮記·表記》鄭玄注:“接謂所與交接”。二字組合後,特指以誠摯态度待客。例如《漢語大詞典》定義為“殷勤接待”(來源:《漢語大詞典》第6卷)。

  2. 語源發展與曆史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南北朝文獻,《南史·張暢傳》載:“而北鎮雲:孝伯足下,既受君命,宜伸款接”,指正式的外交接待禮儀。明清小說中應用更廣,如蒲松齡《聊齋志異·蕭七》雲:“徐疑其為貴家宅眷,命款接之”,凸顯身份差異中的待客規範。

  3. 現代應用與語境特征

    當代多用于正式場合或文學表述,如“款接外賓”“盛情款接”等詞組,強調符合禮制的待客流程。相較于同義詞“接待”,“款接”更側重禮儀規範與情感投入的雙重維度,常見于政務、商務等正式場景(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

需特别注意該詞在口語中已漸少用,但在涉及傳統文化闡釋、外交文書等場合仍保留其典雅特質,如《兩岸常用詞典》将其列為兩岸共同語彙(來源:教育部《兩岸常用詞典》網絡版)。

網絡擴展解釋

“款接”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兩層含義,以下結合古籍和現代用法分點說明:

一、基本釋義

  1. 結交、交往(古義)
    指人與人之間的結識或往來,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

    • 《南史·張融傳》記載:“高帝素愛融,為太尉時,與融款接。”
    • 《聊齋志異·青娥》中也提到父輩叮囑在文場中與同族“款接”的典故。
  2. 款待、接待(古今通用)
    強調以禮相待,現代多用于正式場合。例如:

    • 清代袁枚《隨園詩話》描述中丞“款接甚殷”;
    • 現代公務場景中,“公款接待清單公示制”等表述體現了該詞的實用性。

二、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用例或現代政策背景,可查閱上述标注的文獻及網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班香宋豔閉關彬炳補裨裁劃朝餔赤鐵稠人廣衆春嫩出徒帶過曲大信吊喪獨樹一幟二變肥遁鳴高鋒石氛祲浮縣剛罫高樓诟詛汗席蚝殼呵筆禾弟晦景輝張嬌兒節動記名近便勁歌金脈雞争鵝鬥蠲救鱗附陋規倫敦大學哤雜漫天眄視暮春女夫齊暾卻罷軟設備殺定善後局讪牙閑嗑蛇口蜂針霜絲素靈天耳通天姥提掇圖缋吞鳥毋固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