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悔恨其過嚴。《易·家人》:“家人嗃嗃,悔厲吉;婦子嘻嘻,終吝。” 孔穎達 疏:“雖復嗃嗃傷猛,悔其酷厲,猶保其吉,故曰‘悔厲吉’。”
(2).悔過自勉。 南朝 齊 王僧虔 《誡子書》:“知汝恨吾不許汝學,欲自悔厲,或以闔棺自欺,或更擇美業,且得有慨,亦慰窮生。”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傑歸真》:“今好事者借其説,以為吉兇休咎可蔔而知趨避,不必悔厲修省,大有負於古訓之意。”
“悔厲”是一個漢語詞彙,包含兩層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1. 基本含義
指通過嚴厲的自我反省改正錯誤,達到悔過自新的目的。其中“悔”表示懊悔、反思,“厲”意為嚴格、嚴厲。例如在逆境中積極修正自身問題時,可用此詞形容。
2. 古籍出處與雙重解釋
3. 用法與語境
該詞多用于書面或正式場合,強調從錯誤中覺醒并付諸行動的過程。例如:“他經曆挫敗後悔厲自新,終獲成功。”
4. 近義與反義
提示:若需具體例句或更多古籍引用,可參考《易經》或南朝文獻進一步探究。
悔厲,讀音為huǐ lì,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後悔、悔恨的意思。它由兩個部分組成:悔和厲。
悔的部首是心,總共6個筆畫;厲的部首是耳,總共6個筆畫。
《悔厲》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詩經·秦風·鴻雁》中,是古代文學作品中的使用。在繁體字中,悔厲的寫法是「悔厲」。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一些不同于現代的地方。以悔厲為例,悔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是「悔」と,厲的寫法是「厲」。這些寫法在現代漢字中已經不再常見。
1. 我深感悔厲,對過去的決定感到後悔萬分。
2. 他在事後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悔厲的錯誤。
3. 悔厲之情讓我明白了自己的不足。
悔恨、悔過、悔意、悔悟、悔罪。
悔悟、悔過、懊悔、忏悔。
滿足、得意、自豪、驕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