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尚享的意思、尚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尚享的解釋

見“ 尚饗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尚享(shàng xiǎng)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古代祭祀用語,常見于祭文結尾,其核心含義是希望逝者或神靈享用祭品,表達對祭祀對象的尊崇與祈願。以下從釋義、字源、文化背景及現代使用角度詳細解析:


一、釋義與字源

  1. 基本釋義

    “尚”為副詞,表“希望”“祈求”;“享”指“享用祭品”。合稱即“祈求(神靈祖先)享用供品”,體現祭祀者的虔誠。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收錄該詞條,釋義為“舊時祭文結語,表示希望死者享用祭品之意”。

  2. 單字解析

    • 尚:甲骨文象形為“向神靈獻祭”,引申為“尊崇”“祈求”。
    • 享:古字形似“宗廟”,本義為“向神靈獻食”,後泛指“接受供奉”。

      來源:《說文解字注》(段玉裁)釋“享”為“獻也,謂獻之于神”。


二、文化背景與儀式功能

  1. 祭祀禮儀用語

    古代祭文多以“尚享”作結,如宋代朱熹《祭告先祖文》:“伏惟尚享!”意為“恭敬祈求祖先享用祭品”。此用法源于《尚書·周書》中的祭祀傳統。

    來源:《禮記·祭統》載“祭者,薦其時也,尚其味也”,強調以祭品溝通人神。

  2. 精神内涵

    通過“尚享”傳遞對祖先功德的追念(如《詩經·小雅·楚茨》“神嗜飲食”),并祈求護佑家族延續,體現“敬天法祖”的倫理觀。

    來源:王國維《殷周制度論》指出周代祭祀“以敬為本,以享為用”。


三、現代使用場景

  1. 傳統祭文與儀式

    當代宗族祭祀、清明公祭軒轅黃帝等典禮中,祭文仍沿用“伏惟尚享”作為固定結語,延續文化儀式感。

    示例:陝西黃帝陵公祭祭文(2023年)結尾:“謹以俎羞醪漿,虔申昭告。伏惟尚享!”

  2. 文獻與文學引用

    曆史小說、學術論著涉及古代禮儀時,常引用該詞還原語境。如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分析祭祀用語的文化象征。


四、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許慎(漢),段玉裁(清)注. 《說文解字注》[M]. 中華書局, 2013.
  3. 王文錦譯解. 《禮記譯解》[M]. 中華書局, 2016.
  4. 王國維. 《殷周制度論》[C]//《觀堂集林》. 中華書局, 1959.

(注:因古籍原文無網絡鍊接,來源标注紙質權威出版物;現代公祭祭文可參考“中國政府網”或“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網”公開報道。)

網絡擴展解釋

“尚享”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核心詞義

  1. 祭文結語功能
    該詞是“尚飨”的異寫形式,主要用于古代祭文結尾,表達對逝者享用祭品的祈願。例如《儀禮·士虞禮》中記載的“尚飨”用法。

二、字義溯源 2.單字解析

三、延伸用法 3.現代語境擴展
部分資料提及該詞被賦予“時尚、高尚享受”的衍生含義,但此用法缺乏權威文獻佐證,可能為網絡時代的新解。

四、文化關聯 4.禮儀制度體現
作為祭祀術語,反映了古代“事死如事生”的倫理觀念,通過祭品溝通生者與逝者的精神紐帶。

建議需要古文實例或禮儀制度背景延伸時,可查閱《儀禮》《禮記》等典籍獲取更系統的曆史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半垓幫狗吃食鄙璧氣诐淫部次慚懅漕粟怅然倡踴詞士滴裡嘟噜鼎湖敦好耳掴繁蔭風鬟霧鬓峰巒封條紅蘭衁池簡賤焦坼攪家精節慨九僧蘭新鐵路掠抄良工心苦裡通外國留門螺旋明燦慕勢南朝420—589南歌子男妾輕圓輕元素黥陣齊泰鋭冽濡濕傘橑善敗由己傷疤傷時盛運束缊請火四方步天塌地陷突襲丸丹文境文酒誣服無容贅言仙葩銜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