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鼎湖的意思、鼎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鼎湖的解釋

(1).地名。古代傳說 黃帝 在 鼎湖 乘龍升天。 唐 顧況 《相和歌辭·短歌行》:“ 軒轅 皇帝初得仙, 鼎湖 一去三千年。” 明 夏完淳 《北風行》:“ 鼎湖 不見飛蒼龍,阿閣何時栖赤鳳。”

(2).借指帝王。《陳書·沉炯傳》:“臣聞 喬山 雖掩,鼎湖之靈可祠。” 清 吳偉業 《圓圓曲》:“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

(3).指帝王崩逝。《周書·靜帝紀》:“先皇晏駕,萬國深鼎湖之痛,四海窮遏密之悲。”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設朝》:“盼望,兵燹難消,松楸多恙,鼎湖弓劍無人葬;吾怎忍垂旒正冕,受賀當陽。” 柳亞子 《四月二十五日前明永曆皇帝殉國紀念節也前十數日有滇中之捷感而賦此》詩:“赤縣重開新日月,鼎湖遺恨舊風雷。”

(4).宮名。《文選·揚雄<羽獵賦>》:“ 武帝 廣開 上林 ,南至 宜春 鼎湖 。” 李善 注引 晉灼 曰:“ 鼎湖宮 ,《黃圖》以為在 藍田 。”《漢書·揚雄傳》作“鼎胡”。《三輔黃圖·甘泉宮》:“ 鼎湖宮 ,在 湖城縣 界…… 漢武帝 於此建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鼎湖在漢語詞典中主要有兩層含義,兼具曆史典故與地理實指的雙重意義:

一、詞源釋義(曆史典故)

釋義:

“鼎湖”原指中國古代傳說中黃帝乘龍升天之處。據《史記·封禅書》記載,黃帝于荊山鑄鼎,鼎成後乘龍飛升,後世遂稱其升天之地為“鼎湖”。此典故衍生出“鼎湖龍去”等成語,喻指帝王逝世,成為漢語中具有文化象征意義的詞彙。

來源依據:

該釋義源自《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及《辭源》(商務印書館)對“鼎湖”的考釋,其核心典故可追溯至司馬遷《史記·封禅書》。

二、地理專名(現代用法)

釋義:

“鼎湖”作為專有地名,特指中國廣東省肇慶市境内的鼎湖山。該山為嶺南四大名山之一,以層巒疊翠、古木參天的自然景觀聞名,擁有千年古刹慶雲寺,并被列為中國首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56年)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

來源依據:

地理釋義參考《中國地名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鼎湖山自然保護區的官方介紹,肇慶市政府旅遊資料亦明确标注其地理屬性與文化價值。


綜合說明:

“鼎湖”一詞從神話意象演化為具體地名,既承載中華文明中對聖王傳說的集體記憶,亦成為标志性生态與文化景觀的符號。其雙重内涵在曆代文獻及現代地理體系中均有權威印證。

網絡擴展解釋

“鼎湖”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其解釋需結合曆史、文學和地理背景。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分析:

1.地名與黃帝傳說

據《史記·封禅書》記載,黃帝在荊山(今河南靈寶或陝西藍田一帶)鑄鼎,鼎成後乘龍升天,此地因而得名“鼎湖”。後世文獻如《魏書》《周書》等常以此典故代指帝王離世或升仙之地。現代廣東肇慶的“鼎湖山”則是自然景觀,與古代傳說無直接關聯。

2.引申為帝王代稱

在文學作品中,“鼎湖”常借指帝王本身。例如清代吳偉業《圓圓曲》中“鼎湖當日棄人間”,即以“鼎湖”隱喻崇祯帝的逝世。

3.帝王崩逝的婉辭

古代文獻中,“鼎湖”也用作帝王去世的雅稱。如《周書·靜帝紀》中“萬國深鼎湖之痛”,即表達對先皇離世的哀悼。

4.宮名

漢武帝時期曾建“鼎湖宮”,位于陝西藍田,後成為皇家狩獵行宮(見《文選·揚雄<羽獵賦>》及《三輔黃圖》)。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詩句出處,可參考《史記》《陳書》等古籍,或查閱相關曆史地理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哀戀愛日北周壁死不懈辭海從容應對從天而降存亡絶續大娘登答燈漏點蠟幔定極兜末香督趣都禦使阨難防伺峯腹分鏡頭功夫片兒寡夫兼政季瓜敬賢下士居裡潰版媿赧苦饑困乏來勁雷氏劍遼豨糲飰磷肥靈閨零訊鯉書芒寒色正拟效僻錯劈烈樯帆青氣青銅海窮源竟委衢燈茸阘麝酒挑菜團司讬物寓感嵬昂嫺靜銷鈍小小遐宣犀帶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