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商庶的意思、商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商庶的解釋

猶言百姓。《逸周書·武寤》:“王赫奮烈,八方鹹發,高城若地,商庶若化。”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商庶”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語義的複合詞,由“商”和“庶”兩字構成。據《漢語大詞典》記載,“商”在此處特指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是中國曆史上第二個朝代;而“庶”本義為“衆多”,引申為“平民、百姓”。兩者組合後,“商庶”指代商代的庶民群體,即當時社會中的普通民衆,區别于貴族階層。

從詞源考據角度,《說文解字》對“庶”的注解為“屋下衆也”,強調其群體性特征。在甲骨文記載中,“商庶”常與“王畿”相對,體現商代“國野分治”的社會結構,如《尚書·商書》所述“商庶百姓,罔不祗肅”,表明庶民需遵守禮法規範。現代學者王國維在《殷周制度論》中分析,商代施行“内外服”制度,“商庶”主要分布于王畿外圍的“外服”區域,承擔農耕、兵役等基礎職能。

需要注意的是,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鮮少使用,主要見于曆史文獻及學術研究領域。《中國曆史大辭典》将其定義為“商代自由民階層,包含手工業者、農民等生産者”,這與考古發現的殷墟平民墓葬中農具、陶器隨葬品相印證。

網絡擴展解釋

“商庶”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來理解:

一、基本釋義

“商庶”指代百姓或民衆,屬于古代文獻中對普通人群的統稱。該詞最早見于《逸周書·武寤》:“王赫奮烈,八方鹹發,高城若地,商庶若化”(),描述周武王征伐商纣時百姓歸附的情景。

二、詞義解析

  1. “商”的涵義
    在“商庶”中,“商”并非指朝代或商業,而是與“庶”組合後形成複合詞,共同表達“衆多民衆”之意()。單字“商”的其他常見義項包括:

    • 朝代名(商朝)
    • 商業、商人
    • 數學中的“商”(除法結果)
  2. “庶”的涵義
    原義為衆多、平民,如《說文解字》釋為“屋下衆也”,常與“民”連用(如“庶民”),表示非貴族階層()。

三、古籍例證

《逸周書》中“商庶若化”一句,形容百姓如同受到教化般歸順,體現了該詞在先秦文獻中的典型用法()。

四、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商庶”,但可通過《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查閱其曆史語義。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建議使用“民衆”“百姓”等現代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

案考貶降并床不斷不入虎穴豺虎肆虐禅鐘扯風琤琮持攝催趱番番是福腹尺高飛遠舉割情股金行號巷哭華景虎背熊腰回軌灰軀糜骨交通站玠珪結遼鳥金城柳淨院軍操伉行科派快談窺觑連城寶鸾幢魯姑棄子命趾年限佞柔凝妝鵬鹗凄單棄祿栖屑齊希特散商三身殿沙角善變聖燈十意守雌書藝讨人嫌推搡外番無苦閑言潑語蕭張愶愶西瓜心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