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膽的意思、心膽的詳細解釋
心膽的解釋
(1).心和膽。常以喻膽量。《三國志·魏志·锺會傳》:“凡敗軍之将不可以語勇,亡國之大夫不可與圖存,心膽以破故也。” 唐 元稹 《有唐贈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銘》:“近世未有心膽既強,聲勢方穩,而能自引去者。”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題叙:“你一定要買,也該回來和你爹商酌商酌嘛。你心膽太大了。”
(2).指心。 元 尚仲賢 《氣英布》第四折:“至今説起,俺這心膽還是磕撲磕撲的跳。”
(3).心志。《後漢書·光武帝紀上》:“今不同心膽共舉功名,反欲守妻子財物邪?”
詞語分解
- 心的解釋 心 ī 人和高等動物體内主管血液循環的器官(通稱“心髒”):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中央,樞紐,主要的:心腹。中心。 習慣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況,感情等: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曠神
- 膽的解釋 膽 (膽) ǎ 人或某些動物體内器官之一,在肝髒右葉的下部:膽囊。苦膽。膽固醇。肝膽相照(指對人忠誠,以真心相見)。 不怕兇暴和危險的精神、勇氣:膽量。膽氣。壯膽。膽魄。膽大妄為(唅 )。 裝在器物内
專業解析
"心膽"是漢語中具有豐富文化内涵的複合詞,《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将其定義為:"心髒和膽囊,借指膽量和意志"。該詞在不同語境中呈現雙重含義:
一、生理本義
指人體心髒與膽囊的并稱,《黃帝内經》記載"心主神明,膽主決斷",二者協同作用維持生命體征。醫典《金匮要略》強調"心膽之氣相通",構成傳統醫學理論中的重要生理概念[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
二、文學引申義
- 膽識氣魄:如《宋史·李綱傳》"忠義之氣,可使心膽俱裂",突顯剛毅品格;
- 情感核心: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暗喻遊子思鄉心膽;
- 精神寄托:成語"心膽相照"形容至誠相交,《漢語成語考釋詞典》收錄該詞為友誼最高境界的表達[來源:中華書局《漢語大詞典》]。
該詞常見于"心膽俱裂""剖心析膽"等成語,現代多用于形容重大事件中的心理狀态,如:"抗震英雄的事迹令人心膽震撼"。
網絡擴展解釋
“心膽”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一、核心含義:膽量、勇氣
- 解釋:以“心”和“膽”的生理器官代指人的膽識與魄力,強調面對困難時的果敢态度。
- 例句:
- 《三國志·魏志·锺會傳》提到敗軍之将“心膽已破”,形容因恐懼失去勇氣。
- 柳青《創業史》中批評“心膽太大”,指行事過于魯莽。
二、引申含義:内心情感
- 解釋:直接代指“心”,反映内心的情緒波動或深層感受。
- 例句:
- 元雜劇《氣英布》中“心膽還是磕撲磕撲的跳”,生動描繪緊張心理。
- 現代例句“風吹草動心膽顫”形容因外界變化産生不安。
三、擴展含義:心志、志向
- 解釋:指人的意志或共同目标,常見于曆史文獻。
- 例句:
- 《後漢書》中“同心膽共舉功名”,強調志同道合。
- 故事典故中虞姬以“心膽相照”激勵項羽,突顯意志與決心的結合。
使用建議:
- 文學創作中,可通過“心膽俱裂”“心膽俱寒”等成語增強畫面感。
- 日常語境多用于形容極端情緒(如恐懼或勇敢),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高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八十千本位冰華播出不想道慚忸吃不透床頭金盡辭館盜摩稻粟佃契地震帶鬥法戈旗隔涉古事故吾雇役曷勝華樂簡才賤物驕氣界道記印卷耳巨禮曠亮浪迹天涯樂昌分鏡菱絲柳嚲莺嬌曆意鲈鄉爐椎麻餈髦髿渺漫靡曼鳴鐘鼓木石心腸怒氣沖沖貧遊韶光申旦達夕深脈申聞事濟四射算請體審同母銅圍鐵馬抟飯土朱物表香狸縣空亵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