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城柳的意思、金城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城柳的解釋

《晉書·桓溫傳》:“ 溫 自 江陵 北伐,行經 金城 ,見少為 琅邪 時所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條,泫然流涕。”後遂用以為世事興廢之典。 宋 李清照 《上韓公樞密胡尚書詩》:“賢寧無 半千 ,運已遇陽九。勿勒 燕然 銘,勿種 金城 柳。豈無純孝臣,識此霜露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金城柳”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詞語,其含義與世事變遷、時光流逝的感慨密切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1.出處與典故

“金城柳”典出《晉書·桓溫傳》。東晉名将桓溫北伐時途經金城(今江蘇句容),看到自己年輕時擔任琅琊太守時種下的柳樹已長到“十圍”之粗,不禁感歎:“木猶如此,人何以堪!”隨後攀枝流淚,表達了對時光飛逝、人生易老的深切哀傷。

2.象征意義

這一典故被後世用作世事興廢的象征,常寄托對物是人非、朝代更疊或人生無常的感慨。例如宋代李清照在《上韓公樞密胡尚書詩》中寫道:“勿種金城柳”,借以暗喻對時局動蕩的無奈與悲歎。

3.文學應用

在詩詞中,“金城柳”多與懷舊、傷逝主題結合,通過柳樹的生長對比人事變遷,強化情感表達。其核心意境與“樹猶如此,人何以堪”一脈相承,成為中文古典文學中典型的“時間意象”之一。

補充說明

該詞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主要出現在對古典文學或曆史典故的解讀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詞用例,可參考《晉書》原文或宋代相關文學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金城柳》

《金城柳》是一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其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1. 金:部首為金,總筆畫數為8。

2. 城:部首為土,總筆畫數為9。

3. 柳:部首為木,總筆畫數為8。

《金城柳》這個成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古時候有一位名叫張骞的大臣,他經過西域之地時,看到那裡的柳樹異常的茂盛,非常繁花似錦,每到春天時更是美麗動人。他為了表達對這片土地的驚歎之情,用四個字《金城柳》來形容這裡柳樹的美麗和繁茂。

《金城柳》這個成語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為「金城柳」,與簡體中文寫法相同。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對于「金城柳」這個成語,古人通常會用篆書或隸書來書寫。這些寫法與現代楷書的字形不同,筆畫結構和線條形狀也有所差别。

以下是一些關于《金城柳》的例句:

1. 這裡的柳樹長得像《金城柳》一樣美麗。

2. 春天來了,大街小巷的柳樹都變得像《金城柳》一樣郁郁蔥蔥。

3. 他的詩詞裡經常描繪出《金城柳》般的美景。

一些與《金城柳》相關的組詞有:

1. 金樹柳:形容柳樹非常繁茂。

2. 金城湯湯:形容城市繁華熱鬧,像江河水流一樣熱鬧。

和《金城柳》意思相近的成語有:

1. 花樣繁多:形容事物多種多樣。

2. 美不勝收:形容美景将人所能容納的美感都滿足不了。

和《金城柳》意思相反的成語有:

1. 一片荒涼:形容一片景色荒蕪冷落。

2. 一片寂靜:形容周圍非常安靜,毫無聲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