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魯姑棄子的意思、魯姑棄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魯姑棄子的解釋

漢 劉向 《列女傳·魯義姑姊》:“ 齊君 攻 魯 , 義姑 有節,見軍走山,棄子抱姪。”後以“魯姑棄子”稱頌 魯義姑 犧牲親生兒子而保全侄兒的義舉。 唐 李白 《溧陽濑水貞義女碑銘》:“ 魯姑 棄子,以卻三軍之衆;漂母進飯,沒受千金之恩。”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魯姑棄子”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成語,其核心含義與道德抉擇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該成語出自漢代劉向《列女傳·魯義姑姊》,故事背景為齊國攻打魯國時,魯國婦女義姑(魯義姑)為保全兄長之子,忍痛舍棄自己的親生兒子。後世以“魯姑棄子”稱頌她舍己為侄的義舉。

典故背景

  1. 事件經過:齊國軍隊逼近,魯義姑帶着兒子和侄子逃亡。面對追兵,她選擇懷抱侄子,将兒子留在路邊。齊軍将領得知原委後,感佩其大義,停止進攻魯國。
  2. 道德意義:這一行為體現了古代儒家倫理中“義高于私”的觀念,即在家族責任與血緣親情之間,優先維護家族整體利益。

文學引用

唐代李白在《溧陽濑水貞義女碑銘》中寫道:“魯姑棄子,以卻三軍之衆”,将她的選擇與“漂母進飯”等典故并列,強調其深遠的社會影響。

注意争議

部分現代解釋(如)誤将其解讀為“親情淡薄”,此說法與原始典故相反,可能是對字面意義的曲解。需以權威曆史文獻和主流釋義為準。

使用場景

多用于褒揚舍己為人、深明大義的行為,或讨論傳統倫理價值觀。例如:“危難時刻,她如魯姑棄子般守護了更多人的安全。”

若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列女傳》原文或相關曆史評注。

網絡擴展解釋二

《魯姑棄子》的意思

《魯姑棄子》是指一個人被無情地遺棄或抛棄,該詞用來形容一個人在親情關系中遭到冷漠、無視或遺棄的境遇。

拆分部首和筆畫

《魯姑棄子》的拆分部首為“魚”,筆畫數為16畫。

來源

《魯姑棄子》這個詞來源于中國的民間故事和傳說。故事中,魯姑是一個出色的女子,在衆多追求者中選擇了一個貧窮的青年為丈夫,并與他育有一子。然而,當青年出門闖蕩江湖後,魯姑的家族迅速變得富有。富貴之後,魯姑卻對丈夫和兒子冷漠起來,最終抛棄了自己的兒子,使他成為了《魯姑棄子》的典型形象。

繁體

《魯姑棄子》(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魯姑棄子》的寫法可能不存在。漢字的形狀和結構隨着時代的變遷而演化,因此在古代可能有不同的寫法,但《魯姑棄子》的意思始終保持不變。

例句

他的父母對他冷淡無情,真是個《魯姑棄子》。

組詞

孤立、遺忘、抛棄、棄嬰、家庭疏離

近義詞

棄兒、遺孤、孑身

反義詞

寵兒、掌上明珠、疼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