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尺的意思、腹尺的詳細解釋
腹尺的解釋
腹的闊度。比喻食量大。《三國志·魏志·荀彧傳》“ 太祖 雖征伐在外,軍國事皆與 彧 籌焉” 裴松之 注引《平原祢衡傳》:“ 衡 稱 曹公 不甚多;又見 荀 有儀容, 趙 有腹尺,因答曰:‘ 文若 可借面弔喪, 稚長 可使監廚請客。’其意以為 荀 但有貌, 趙 健啖肉也。” 清 吳偉業 《穆大苑先卧病桐廬初歸喜贈》詩:“藥爐愧我形容槁,腹尺輸君飲噉工。”
詞語分解
- 腹的解釋 腹 ù 一般指人和脊椎動物軀幹的一部分,介于胸和骨盆之間,包括“腹壁”、“腹腔”及内髒(通常稱“肚子”):腹部。腹膜。腹水。腹瀉。腹疾。心腹(喻極親近的人)。腹稿。腹诽(指口裡不說而心裡不以為然。亦作
- 尺的解釋 尺 ǐ 中國市制長度單位(亦稱“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漢時一尺等于.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一尺長的白絹,借指小畫幅;.書信)。尺短寸長。尺牍。 量長度的器具:竹尺。 像尺的東西:鐵尺。仿尺。
網絡擴展解釋
“腹尺”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fù chǐ,其含義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 本義:指“腹的闊度”,即腹部的寬度。
- 比喻義:引申為形容人“食量大”的特點,用腹部的寬度來類比能容納較多食物的能力。
曆史用例
據《三國志·魏志·荀彧傳》裴松之注引《平原祢衡傳》記載,祢衡曾諷刺趙某“有腹尺”,意指其食量驚人。清代吳偉業也有類似用法。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文學作品中,通過誇張的比喻描述人的食量,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
補充說明
- 該詞屬于較為生僻的文言詞彙,常見于曆史典籍或對古代語言的解析中。
- 部分來源(如、7)提到其與“儀容”“健啖”等詞對舉使用,進一步強化了“食量”的對比含義。
如需更深入的文獻考證,可參考《三國志》相關注釋及古代訓诂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腹尺(fù chǐ)一詞的意思
腹尺是指用于測量人體腹部圍度的工具。在醫學領域,也用于監測腹部肥胖的程度。腹尺是一個簡單而有效的工具,用于評估腹部脂肪堆積的程度。
腹尺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腹尺的拆分為“⺼”(月)和“尺”兩部分。部首“⺼”表示肉,而“尺”表示衡量長度的工具。腹尺的總筆畫數為7。
腹尺的來源和繁體
腹尺一詞來源于中文漢字的發展演變過程。在繁體中文中,腹尺的寫法和簡體中文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腹尺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腹尺的古字形為“⺼尺”,字形上略有變化但整體意義保持不變。
腹尺的例句
1. 她用腹尺測量了她的腰圍。
2. 那個醫生用腹尺來評估我的健康狀況。
腹尺的組詞
腹部、腹肌、腹腔、腹瀉、腹痛
腹尺的近義詞
腰尺、臀尺
腹尺的反義詞
胸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