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deflate]∶自氣球或輪胎中排出空氣或其他氣體
(2) [lose heart]∶洩勁
放屁。 明 馮夢龍 《古今譚概·儇弄·酒令》:“ 王元美 與客讌集, 王 偶洩氣,衆客皆匿笑。” 清 褚人穫 《堅瓠二集·詠洩氣》:“ 三水 林觀過 ,年七歲,嬉遊市中,以鬻詩自命,或戲令詠洩氣詩。”
(1).猶放屁。 宋 王君玉 《雜簒續·好笑》:“對客洩氣。”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論大小便及洩氣》:“ 李赤肚 禁人洩氣。”
(2).洩勁。 馬烽 西戎 《呂梁英雄傳》第三七回:“遇上困難不能悲觀洩氣!”
(3).出氣。 楊朔 《麥子黃時》:“敵人吃了民兵的虧,沒處洩氣,特意點起火,退到村外,等到把人騙回,又突然撲上來。”
(4).譏諷差勁,沒有本領。如:這點小故障都排除不了,你也太洩氣了。
“洩氣”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可從字面到引申逐步理解:
1. 基本含義
2. 引申義
3. 近義詞與反義詞
4. 例句參考
5. 來源與演變
該詞最早見于明代文學作品,原指生理行為,後逐漸衍生出心理層面的含義。現代用法更側重描述情緒狀态,常見于鼓勵或批評的語境中。
洩氣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表示失去勇氣、意志或動力,感到沮喪、氣餒或消沉。
拆分部首和筆畫:洩(氵+曳,共9畫)+ 氣(氣,共4畫)。
來源:《說文解字》中解釋為“氣力消散”。洩指氣力散去,失去了原本的動能。這種狀況給人以消沉和沮喪的感覺,因而衍生出“洩氣”這個詞。
繁體:替代“洩氣”這個現代漢字的繁體漢字是“洩氣”。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并沒有“洩氣”這個詞。不過,根據上述的詞義,可以組合使用一些古代漢字來表達類似的意思。
例句:
1. 他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屢次受挫,開始覺得有些洩氣了。
2. 考試失敗後,她感到十分洩氣,不再有繼續努力的意願。
組詞:
洩憤、洩露、洩憤、洩密。
近義詞:
氣餒、消沉、失望。
反義詞:
奮發、鼓舞、激勵。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