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藁草的意思、藁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藁草的解釋

(1).草稿。《南史·徐勉傳》:“禁省中事,未嘗漏洩,每有表奏,輒焚藁草。” 唐 羅隱 《寄蘇拾遺》詩:“退朝觀藁草,能望 馬相如 。” 宋 徐度 《卻掃編》卷中:“一日, 貢甫 訪之……入書室中,見有藁草一幅在硯下。”

(2).草料。 唐 趙元一 《奉天錄》卷二:“城中雖有雲梯之捷,素無藁草,糧儲罄竭,賊圍益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藁草(gǎo cǎo)是漢語中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名詞,既指具體的農作物殘餘物,也承載着文學隱喻。其詳細釋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

  1. 幹枯的禾稈或雜草

    指農作物收割後殘留的幹燥莖稈,如稻、麥等作物的稭稈。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依據:該詞典明确将“藁”釋為“禾稈”,“藁草”即幹枯的草木莖稈。

    鍊接:漢語大詞典線上版

  2. 文學意象:衰敗與荒蕪

    在古詩文中常象征凋敝、貧瘠或生命力的消亡。

    來源:《詩經·小雅·蓼莪》毛亨注

    依據:漢代學者毛亨注解“蓼蓼者莪,匪莪伊蒿”時,以“蒿藁”喻指荒蕪之地。

    鍊接: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毛詩注疏》


二、農業術語中的專業定義


三、古籍用例與權威解析

  1. 《漢書·賈誼傳》

    “草木搖落,藁草零涕”中,“藁草”喻指衰敗景象。

    解析:唐代顔師古注:“藁,枯草也”,強調其幹枯狀态。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漢書》

    鍊接:中華經典古籍庫

  2. 《齊民要術》

    “刈藁積垛,以備冬薪”記載其作為燃料的實用價值。

    來源:北魏賈思勰著,農業出版社校釋本


四、易混淆概念辨析


五、學術研究參考文獻

  1. 王力《古代漢語·詞彙篇》對“藁”的農作物詞源考據
  2. 遊汝傑《漢語方言學》收錄北方方言中“藁”的留存用例

注:以上文獻可通過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藏目錄檢索:

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資源庫

網絡擴展解釋

“藁草”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釋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一、釋義及用法

  1. 草稿(指未定稿的文字)

    • 用于文獻、奏章等書寫場景,如《南史·徐勉傳》提到“輒焚藁草”,指焚燒草稿防止洩密。唐代羅隱詩句“退朝觀藁草”也以“藁草”代指文章草稿。
    • 現代可引申為“未成文的構思”,但此用法已較少見。
  2. 草料/幹草(牲畜飼料或柴草)

    • 多用于軍事或農業場景,如《奉天錄》中“馬無藁草”指戰馬缺乏飼料。的造句也提到“馬無藁草”與糧儲問題相關。
    • 部分方言中保留“幹草”含義,但通用性較低。

二、其他補充

建議結合具體文獻進一步區分詞義,例如《徐勉傳》與《奉天錄》的語境差異。如需更多例句,可參考中的造句及古典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昂然自得骜辟八百裡白不呲咧襬紋貶顔抃祝並騖不暇彩幡才氣參宿谄笑城圈崇茂叢集叢蕪巑叢存疑督撫方山燔黍擘豚風局俯領感慙高澹跟兒宮溝過付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好采還鄉咴咴慧性記家金星地鳝九河開頤庫蚊流歲千依萬順千周敲尖僑終蹇謝清遰輕潔起聖染惑掃瞄森羅盛則蜀叟送交天隱通司享大綫腳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