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濾酒。《詩·小雅·伐木》:“伐木許許,釃酒有藇。” 毛 傳:“以筐曰釃。”《後漢書·馬援傳》:“ 援 乃擊牛釃酒,勞饗軍士。” 李賢 注:“釃,猶濾也。” 清 王灼 《祭海峰先生文》:“凡厥歲時,招呼僚友,廣座高陳,炰羔釃酒,後生魁俊,接引維勤。”
(2).斟酒。《晉書·周處傳》:“及 吳 平, 王渾 登 建鄴 宮釃酒,既酣,謂 吳 人曰:‘諸君亡國之餘,得無慼乎?’” 清 曹寅 《聞孫冷齋有<琴來閣看雪詩>率和代柬兼念子猷》:“望風艱謦欬,釃酒祝亭臯。” 章炳麟 《艾如張》詩:“釃酒思共和,共和在海東。”
“酾酒”是一個古漢語詞彙,讀音為shāi jiǔ(或shī jiǔ),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指通過工具(如布、竹筐等)過濾酒中的雜質,使酒更純淨。
指将酒倒入杯中或宴席上分酒的動作。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酒文化或相關典故,可參考《詩經》《後漢書》等文獻。
《酾酒》是一個漢字詞語,它形容釀造美酒的過程。具體來說,它指的是将煮沸的麥汁或水溶液靜置發酵、沉澱和澄清後的過程。
《酾酒》可以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酉”和“酉”。它共有15個筆畫。
《酾酒》的字形源自古代蠶食學派的寫作。“酰”是“冷酰”的異體字,它曾經出現在戰國至漢代的篆書和隸書中。
《酾酒》的繁體字是「釀酒」。
古代《酾酒》的寫法為「酰」,是一個古代繁體字。
1. 他們花了很多時間來酾酒,希望能夠釀造出一種獨特的美味。
2. 酾酒是一門需要耐心和技巧的藝術。
1. 酾酒師
2. 酾酒工藝
3. 酾酒設備
4. 酾酒廠
5. 酾酒材料
近義詞:
1. 釀制
2. 釀造
3. 腌制
4. 發酵
反義詞:
1. 喝酒
2. 醉酒
3. 酒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