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憲象的意思、憲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憲象的解釋

觀測推算天象。 清 章學誠 《文史通義·易教中》:“欽明之為敬也,允塞之為誠也,憲象之為憲也,皆先具其實而後著之名也。”原注:“憲象之憲,作推步解,非憲書之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憲象”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與天象觀測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憲象”指觀測、推算天象,主要用于描述古代通過天文現象進行曆法推算或占卜的行為。其中“憲”在此處并非指法令,而是“推步”(即天文曆法計算)的引申義。

二、詞義構成與來源

  1. 語源依據
    該詞最早見于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易教中》:“欽明之為敬也,允塞之為誠也,憲象之為憲也,皆先具其實而後著之名也。”原注特别強調“憲象之憲,作推步解,非憲書之名”,說明“憲”在此指天文推算。

  2. 構成解析

    • 憲:此處通“憲曆”,即通過觀測天象制定曆法(如《周禮》中“憲”有揭示規律之意)。
    • 象:指天象、星象,古人通過觀測日月星辰的運行推測吉兇或制定曆法。

三、應用與演變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中描述天文曆法活動,例如《說文解字序》提到庖犧氏“仰觀天象”後“以垂憲象”,暗示通過天象啟示創造符號系統(如八卦)。隨着語言演變,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

“憲象”是古代天文曆法領域的專有詞彙,強調通過觀測和數學推算理解天象規律。如需進一步了解其曆史背景,可參考章學誠《文史通義》或《說文解字序》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憲象

憲象(xiàn xiàng)是一個漢字詞語,包含憲和象兩個部分。憲字的部首是宀,象字的部首是⺮。

憲字的筆畫數為9畫,象字的筆畫數為11畫。

憲象的來源:憲意為憲法,象意為形狀或樣子。憲象一詞出自《論語·為政》篇,原句為“君子有至于是邦也,必也聰,鄉也守。所聞見于色者,先觀其政。”其中的“觀其政”一詞即指觀察一個國家的形狀,即憲象。

憲象在繁體中的寫法為「憲象」。

在古時候,憲字的寫法為「讠䖒丸」,象字的寫法為「象勺豕⺮王屍」。

例句:

1. 這部法律的憲象非常完善。

2. 領導者應該注意自己的憲象,給人民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組詞:憲法、憲章、憲政、象征。

近義詞:樣子、形态、外形。

反義詞:乖像、異樣、變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