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抛棄我。謂棄恩忘舊。《詩·小雅·谷風》:“将恐将懼,維予與女;将安将樂,女轉棄予。” 毛 傳:“言朋友趨利,窮達相棄。” 鄭玄 箋:“朋友無大故,則不相遺棄,今女以志達而安樂,棄恩忘舊,薄之甚。” 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有不蒙施之物,必有慘毒之懷,故《柏舟》有‘天隻’之怨,《谷風》有‘棄予’之嘆。”
(2).離開我。謂分别。 晉 陸機 《于承明作與士龍》詩:“南歸憇 永安 ,北邁頓 承明 。 永安 有昨軌, 承明 子棄予。”
“棄予”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或用法,可參考《詩經》或魏晉詩文作品。
棄予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下面将分别介紹棄和予這兩個字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棄是一個動詞,意為放棄、抛棄、舍棄。它的部首是弓,總筆畫數為9:
棄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并在不同的文獻中有不同的寫法。
繁體字“棄”是棄的繁體形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䯂、罊、霋、歧、欹、訛、蚙、甾、觖等。
例句:他決定棄置過去的痛苦,開始新的生活。
予是一個動詞,意為給予、授予、教授。它的部首是亻(人),總筆畫數為4:
予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并在不同的文獻中有不同的寫法。
繁體字“與”是予的繁體形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礜、禺等。
例句:老師予以他最高的評價,稱贊他勤奮好學。
棄予可以組成其他詞語,例如:棄權、放棄、置之不理。
棄予的近義詞包括:舍棄、放棄、遺棄。
棄予的反義詞為:接受、給予、授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