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籙的意思、三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籙的解釋

道教謂金箓乃三清所降,故稱。箓,金箓,天帝诏書。 唐 戎昱 《送吉州閻使君入道》詩之一:“受傳三籙備,起坐五雲隨。” 前蜀 杜光庭 《中元衆修金箓齋詞》:“九宮符命,即為遷神;三籙洪恩,俱令濟苦。”參見“ 三清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三籙是道教文化中的核心概念,特指三種具有宗教職能的符籙文書,主要用于記載神祇名諱、法術咒訣及修行儀軌。其内涵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1. 符籙分類體系

    三籙具體指「天籙」「地籙」「人籙」三類。據《雲笈七籤》記載,天籙主司星辰運轉與天界神職,地籙掌管山川地祇與幽冥之事,人籙則用于道士授箓儀式,确立其宗教身份與修行階位。這一分類體現了道教「天地人三才」的宇宙觀。

  2. 宗教功能屬性

    在道教實踐中,三籙具有驅邪禳災、通神達真的作用。例如《正一修真略儀》提到,授受天籙可召遣天兵護衛,地籙能調遣土地神靈,人籙則包含戒律與存思法門,構成道士修行的法脈憑證。

  3. 文化符號意義

    三籙的符文結構融合了古篆、星圖與卦象,如《三洞神符記》所述,其筆畫轉折處對應二十八宿方位,墨迹朱砂的使用象征陰陽二氣的交彙。這類符籙不僅是宗教器物,更是研究中國古代神秘文字與宇宙認知模型的重要載體。

目前關于三籙的研究可參考道藏典籍《靈寶領教濟度金書》《上清三洞五雷文籙》等原始文獻,相關釋義亦收錄于《中華道教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三籙”是道教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核心含義
指道教中由三清(道教最高神:玉清、上清、太清)所降的金箓。其中“籙”即金箓,是天帝的诏書或符命,象征神授的權威與儀典依據。

補充說明

  1. 道教背景:金箓在道教儀式中常用于祈福禳災,三清降箓的設定強化了其神聖性與效力。
  2. 文字結構:從漢字構成看,“籙”本義為天帝诏書,與“三”結合後特指三清所降的符箓。

需注意,此詞屬宗教專有名詞,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道教典籍或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阿土古白牛柏梯拜慰膀大腰圓碑拓别别冰凘閉熄不倒口菜肚殘疾人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斷當斷結發師妃耦幹哕耕男根證鬼瞰咳嬰含污忍垢合乎黃墨豁了扈遊奸奸讦竊祭陌警辟計然術絶版抉眦浚遐空胸喟爾連步離會零七八碎;零七八碎兒鄰畺曆載露表漉池迷人眼目木圖内勤排比疲俗起航慶勉忍節繕完蛇含石生态使氣白賴束身自好酥油茶相偶息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