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斷當的意思、斷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斷當的解釋

猶商訂。 唐 陸希聲 《陽羨雜詠·弄雲亭》:“已共此山私斷當,不須轉轍重移文。”《舊唐書·孫伏伽傳》:“既雲常赦不免皆赦除之,此非直赦其有罪,亦是與天下斷當,許其更新。” 宋 朱南傑 《橫林遇雨》詩:“斷當篙師到雪山,片雲尼我竹林間。”《全元散曲·滿庭芳》:“聊雲霎雨恩情儉,斷當着拘鈐。”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斷當”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理解:

1. 成語含義(果斷決策)
指堅決、毫不猶豫地做出決定并付諸行動,由“斷”(斷絕、中止)和“當”(擔當)組成,強調決斷力與執行力。
使用場景:多用于描述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決策,如“他斷當處理了這次危機”。


2. 典當行業術語
指将物品直接賣給典當行,不可贖回,與“典當”(可贖回但需支付費用)形成對比。例如:“因急需資金,他選擇斷當祖傳玉佩。”


3. 古漢語中的特殊用法
在曆史文獻中,“斷當”有商訂、裁定之意,如唐代陸希聲詩句“已共此山私斷當”,《舊唐書》中亦有用例。此用法現代較少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斷當(duàn dāng)一詞的意思是:表示中斷、停止、中途退縮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拆分部首:斷(duàn)- 表示破裂、中斷。 - 筆畫數:斷(4畫)、當(6畫)。 來源: 斷當一詞出自《列子·湯問》篇,用以形容中途退縮或不繼續下去。 繁體: 《斷當》的繁體寫法是「斷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斷當」的寫法與現代相同。 例句: 他面對困難沒有退縮,決心斷當一切困阻,積極解決問題。 組詞: 斷然、斷舍離、斷章取義、當然等。 近義詞: 中止、停頓、放棄、退縮。 反義詞: 繼續、堅持、不退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