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李的意思、三李的詳細解釋
三李的解釋
(1). 北魏 李诜 、 李靈 、 李遐 的合稱。《魏書·高允傳》:“ 趙 實名區,世多奇士,山嶽所鐘,挺生三 李 。”
(2). 唐 李德裕 、 宋 李光 、 李綱 先後貶官 崖州 (今 廣東省 瓊山 海口 等地),今 海口市 有五公祠,即祀三 李 與 胡铨 、 趙鼎 五人。 陳毅 《滿江紅·遊廣東旋至海南島度假一周記沿途所見》詞:“ 蘇軾 、 胡銓 傳雅什, 趙 公三 李 标名節。”
(3). 宋 舒州 李公麟 、 李元中 工書畫, 李亮工 工詩文,時人號為“龍眠三李”。 宋 王明清 《揮麈三錄》卷二:“ 元祐 中, 舒州 有 李亮工 者,以文鳴薦紳間,與 蘇 、 黃 遊,兩集中有與其唱和。而 李伯時 ( 公麟 )以善丹青,妙絶冠世……又有 李元中 ,字畫之工,追蹤 鐘 、 王 。時號‘龍眠三李’。”
(4).指 唐 代詩人 李白 、 李賀 、 李商隱 。
詞語分解
- 三的解釋 三 ā 數名,二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叁”代):三維空間。三部曲。三國(中國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數:三思而行。三緘其口。 筆畫數:; 部首:一; 筆順編號:
- 李的解釋 李 ǐ 落葉小喬木,果實稱“李子”,熟時呈黃色或紫紅色,可食: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難來喻兄弟相愛相助,後喻互相頂替或代他人受過)。投桃報李。李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李不言,下自
網絡擴展解釋
“三李”在不同曆史時期和語境中有多種含義,以下是主要解釋:
一、唐代詩人合稱(最常見)
指李白、李賀、李商隱三位詩人。
- 李白:盛唐浪漫主義代表,被譽為“詩仙”,詩風豪放飄逸。
- 李賀:中唐詩人,以奇崛瑰麗的想象和“詩鬼”之稱聞名。
- 李商隱:晚唐詩人,擅長無題詩和骈文,風格婉約隱晦。
三人詩作均以浪漫主義為特色,語言瑰麗,對後世影響深遠。
二、其他曆史組合
- 北魏三李
指北魏時期的李诜、李靈、李遐,三人以才學聞名,《魏書》稱其為“山嶽所鐘”。
- 宋代貶官三李
包括唐代李德裕、宋代李光和李綱,三人均被貶至崖州(今海南),海口五公祠供奉其與胡铨、趙鼎。
- 龍眠三李
北宋舒州(今安徽)的李公麟(工畫)、李元中(工書)、李亮工(工詩文),以藝術造詣并稱。
- 山東黃埔三李
近代軍事人物李仙洲、李延年、李玉堂,均為黃埔一期學員。
三、使用場景
“三李”多用于形容同一領域的三位傑出人物,常見于文學、藝術或曆史領域。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指代對象。
注:日常提及“三李”時,通常默認指唐代三位詩人。其他組合需結合上下文進一步确認。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李》是一個成語,原指古代中國人姓李的三個名人。這個成語主要用來形容三個李姓的人物在某個領域或某個時代具有特殊地位和影響力。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拆分部首:三(“三”字的部首為“一”字旁)、李(“木”字旁,意為樹木)。
- 筆畫:三(3畫)、李(7畫)。
來源:
《三李》本意是指三位古代名人中的三個姓李的人物。這三位李姓人物分别是戰國時期的李斯、東漢末年的李膺以及唐朝時期的李靖。他們都是在政治、軍事或學術上有卓越成就的傑出人物。
繁體:
《三李》這個成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三李」。
古時候漢字寫法:
《三李》這個成語在古代的漢字寫法無特殊變化,仍然是「三李」。
例句:
1. 這個行業的三巨頭可謂是三李,他們的創新和領導能力無人能及。
2. 這三人被譽為三李,他們在曆史上都是傑出的人物。
組詞:
1. 三李一鼎:形容三個人團結一緻、合作默契,力量強大。
2. 三李五鼎:比喻統治權力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形成威權統治。
近義詞:
1. 三人奇才:指同時期出現的三位才華出衆的人物。
2. 三傑:形容一個時代或一個領域中的三位傑出人物。
反義詞:
暫無反義詞,因為《三李》這個成語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