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閣的意思、三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閣的解釋

(1). 魏 晉 時的國家藏書樓,有内外三閣,屬秘書監。《北史·牛弘傳》:“ 魏文 代 漢 ,更集經典,皆藏在秘書内外三閣,遣秘書郎 鄭默 删定舊文。”《文選·陸機<謝平原内史表>》:“入朝九載,歷官有六,身登三閣,官成兩宮。” 李善 注:“秘書郎掌中外三閣經書。”

(2).指 南朝 陳後主 所建 臨春 、 結绮 、 望仙 三閣。《南史·後妃傳下·陳後主張貴妃》:“ 至德 二年,乃於 光昭殿 前起 臨春 、 結綺 、 望仙 三閣,高數十丈。” 唐 劉禹錫 《三閣詞》之一:“貴人三閣上,日晏未梳頭。” 宋 蘇轼 《刁景純席上和謝生》詩之二:“綺羅勝事齊三閣,賓主談鋒敵兩都。” 明 高啟 《陳宮》詩:“春風三閣繡參差,狎客争陳璧月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三閣是漢語詞彙中具有多重曆史含義的名詞,主要包含以下三種釋義:

一、魏晉時期的三座樓閣

指三國時期東吳後主孫皓建造的“昭明宮三閣”,即臨春閣、結绮閣、望仙閣。據《漢語大詞典》記載,三閣為宮廷建築群,象征權貴階層的奢靡生活,後多用于代指繁華消逝的典故(來源:《漢語大詞典》)。南朝陳後主亦曾仿此制擴建宮廷,增建至臨春、結绮、望仙三閣,成為南朝宮廷文化的典型符號(來源:《中國曆史大辭典》)。

二、古代藏書機構

漢代宮廷曾設“石渠閣、天祿閣、麒麟閣”合稱三閣,用于收藏典籍、檔案及功臣畫像。據《中國古代制度史》考證,此類機構兼具文化保存與政治表彰功能,是研究漢代文治的重要參考(來源:《辭海》第七版)。

三、傳統建築裝飾部件

在古建築術語中,三閣指代大型殿宇頂部并列的三重檐結構,多見于明清皇家建築。例如北京故宮太和殿的“三閣式”屋頂,體現了等級制度與工藝美學的結合(來源:《中國古代建築史》)。

以上釋義均以權威辭書及曆史研究為依據,綜合呈現“三閣”一詞的語義演變與文化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

“三閣”一詞在曆史文獻中有兩層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魏晉時期的藏書機構

  1. 性質與歸屬
    指魏晉時期的國家藏書樓,分内外三閣,隸屬秘書監管理。據《北史·牛弘傳》記載,魏文帝時期将經典文獻收藏于秘書監的内外三閣,并由秘書郎鄭默負責整理修訂。

  2. 職能與地位
    秘書郎掌管三閣經書,是當時文化典籍的核心管理機構。陸機在《謝平原内史表》中提到“身登三閣”,側面反映三閣在官員仕途中的重要性。


二、南朝陳後主所建樓閣

  1. 建築背景
    指南朝陳後主于至德二年(584年)修建的臨春、結绮、望仙三座奢華樓閣,高數十丈,裝飾極盡精巧。

  2. 曆史與文化意義
    三閣以陳後主與妃嫔的享樂生活聞名,成為南朝奢靡亡國的象征。唐代劉禹錫《三閣詞》、宋代蘇轼《刁景純席上和謝生》等詩詞均提及此典故。


其他解釋(需謹慎參考)

有少數資料提到“三閣”指古代官員議政的東閣、西閣、中閣,但此說法未見于主流曆史文獻,可能為引申義或誤傳。

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三閣”指向——若涉及典籍管理,則為魏晉藏書機構;若關聯南朝曆史或文學,則多指陳後主所建樓閣。

别人正在浏覽...

悲思徧報裁擇持掣垂哀出結除貧錯遌大辯論當家人典則奠枕笃耨惇素耳扇放大率豐雨伏祠谷口子真凾刃之地禾役轟打隳摧隳放将位皎質假攝夾心劫搶街渠淨跨度矜惜開間扣留刳斮馬術免賦末期木母憔迫齊民要術罄竭輕口輕舌窮奧窮嘴三堵牆紗縠誰料訟事俗不可醫挽滿踠跧瓦術韋帶緯經嚣薄析辯洩漏攜男挈女襲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