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點的意思、三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點的解釋

(1).舊時以更計時,一夜五更,每更分三點。 唐 杜甫 《至日遣興寄北省舊閣老兩院故人》詩之一:“去歲茲辰捧禦牀,五更三點入鵷行。” 唐 李商隱 《夜半》詩:“三更三點萬家眠,露欲為霜月堕煙。”《元史·兵志四》:“其夜禁之法,一更三點,鐘聲絶,禁人行;五更三點,鐘聲動,聽人行。”

(2).指古 印度 婆羅謎字體表示i-(kara)的字母。原寫作不縱不橫的三個點,後在吐火羅語中作三個“c”字形,故稱“三點”。佛教借此三點不縱不橫的三角關系,以喻教義。一般指《涅槃經》所說的“三德”: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脫德。天台宗亦因以指空、假、中。《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會三點於真原,淨六塵於人境。” 前蜀 貫休 《聞大願和尚順世》詩之三:“若遊三點外,争把七賢平。” 清 龔自珍 《釋二門三點同異》:“二門三點,有二種釋。先釋二門,止、觀是。乃釋三點,空、假、中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點”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主要解釋:

一、古代計時單位

  1. 時間劃分
    古代将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2小時),每更再細分為三個“點”。例如:

    • “五更三點”指淩晨3點左右(即第五更的第三點)。
    • 唐代杜甫《至日遣興》詩提到“五更三點入鵷行”,李商隱《夜半》詩也以“三更三點”描述深夜。
  2. 夜禁制度
    元代《元史》記載“一更三點”禁止出行,“五更三點”解除宵禁,說明其作為時間節點的社會管理作用。


二、佛教文化符號

  1. 文字起源
    源自古印度婆羅謎字母“i”的書寫形式,最初為三個不縱不橫的點,後在吐火羅語中演變為三個“C”形符號。

  2. 宗教象征
    佛教借其三角關系比喻核心教義:

    • 《涅槃經》中的“三德”:法身德(本體)、般若德(智慧)、解脫德(超越)。
    • 天台宗引申為“空、假、中”三谛,表達對世界本質的認知。

補充說明

現代漢語中,“三點”多指具體時間(如15:00),但傳統文化中的特殊含義仍見于文獻與宗教研究。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敦煌變文集》或佛教經典相關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點

“三點”是一個常見的詞彙,可以表示多個意思。下面将介紹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點”包含“三”和“點”兩個字,其中,“三”是一個基本的單字,屬于“一”字旁部首,拼音為“sān”,總計3畫;“點”是一個獨體字,屬于“⺆”字旁部首,拼音為“diǎn”,總計9畫。

來源和繁體

“三點”這個詞來自于漢語,它的繁體字沒有特定的形式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三點”一詞的字形并沒有明顯的變化,仍然使用“三”和“點”兩個字。

例句

1. 他隻需多下一點功夫, 成績就會有所提高。
2. 這個問題的答案隻需要記住三點即可。

組詞

1. 睡覺前可以點一盞三點燈,不會太刺眼。
2. 犯罪嫌疑人已經被警方三點逮捕。

近義詞

1. 三個點
2. 三個小點

反義詞

沒有明确的反義詞與“三點”對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