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同出一轍的意思、同出一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同出一轍的解釋

兩種言論或行為完全一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同出一轍”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該成語讀作tóng chū yī zhé,形容兩個或多個事物的性質、情況完全相同或非常相似,幾乎沒有任何差别。

二、詳細解釋

  1. 核心意義
    強調不同事物在表現形式、本質特征或行為邏輯上的高度一緻性,常用于比較兩者或多者的相似性。例如:兩人的解題思路同出一轍;兩種政策的核心理念同出一轍。

  2. 使用場景

    • 描述行為或言論的相似性(如“他們的說辭同出一轍”)。
    • 比較事物特征(如“這兩幅畫的風格同出一轍”)。
    • 分析觀點或邏輯的一緻性(如“兩篇文章的結論同出一轍”)。

三、結構與用法

四、例句與對比

五、注意事項

成語中的“轍”指車輪壓出的痕迹,原指兩輛車的軌迹完全相同,後引申為事物高度相似。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混淆“同出一轍”與“如出一轍”(後者更強調“源自同一來源”的相似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同出一轍

“同出一轍”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多個事物或觀點的出處、根源相同,表達的意義、含義也相同。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成語“同出一轍”包含三個字,“同”是由“口”和“八”組成,共有五畫;“出”是由“山”、“口”和“丨”組成,共有五畫;“一”是由“一”組成,共有一畫;“轍”是由“車”、“辛”和“?#37038;?#25216;,共有?#33487;?#24050;。

來源

“同出一轍”最早出現在唐代文學家韓愈的《師說》一文中。韓愈将人們對待師傅的态度比喻為相應的觀點和行為,表達了學生應該尊重師長的思想。成語“同出一轍”由此而來,用來?#24425;?#25191;中多個事物或觀點之間的關聯性和相似性。

繁體

繁體字“同出一轍”和簡體字的“同出一轍”意思完全相同,表示的概念和用法也一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同出一轍”的寫法基本與現代漢字一緻,沒有明顯的變化或差異。

例句

他們兩人在思想上非常一緻,可以說是“同出一轍”。

組詞

同意、同心、同感、一緻、相同等。

近義詞

同樣、一樣、相同、類似、相?#39029;?#30340;等。

反義詞

不同、相反、背道而馳、分道揚镳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