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点的意思、三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点的解释

(1).旧时以更计时,一夜五更,每更分三点。 唐 杜甫 《至日遣兴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诗之一:“去岁兹辰捧御牀,五更三点入鵷行。” 唐 李商隐 《夜半》诗:“三更三点万家眠,露欲为霜月堕烟。”《元史·兵志四》:“其夜禁之法,一更三点,鐘声絶,禁人行;五更三点,鐘声动,听人行。”

(2).指古 印度 婆罗谜字体表示i-(kara)的字母。原写作不纵不横的三个点,后在吐火罗语中作三个“c”字形,故称“三点”。佛教借此三点不纵不横的三角关系,以喻教义。一般指《涅槃经》所说的“三德”: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脱德。天台宗亦因以指空、假、中。《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会三点於真原,净六尘於人境。” 前蜀 贯休 《闻大愿和尚顺世》诗之三:“若游三点外,争把七贤平。” 清 龚自珍 《释二门三点同异》:“二门三点,有二种释。先释二门,止、观是。乃释三点,空、假、中是。”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三点”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以下是主要解释:

一、古代计时单位

  1. 时间划分
    古代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2小时),每更再细分为三个“点”。例如:

    • “五更三点”指凌晨3点左右(即第五更的第三点)。
    • 唐代杜甫《至日遣兴》诗提到“五更三点入鵷行”,李商隐《夜半》诗也以“三更三点”描述深夜。
  2. 夜禁制度
    元代《元史》记载“一更三点”禁止出行,“五更三点”解除宵禁,说明其作为时间节点的社会管理作用。


二、佛教文化符号

  1. 文字起源
    源自古印度婆罗谜字母“i”的书写形式,最初为三个不纵不横的点,后在吐火罗语中演变为三个“C”形符号。

  2. 宗教象征
    佛教借其三角关系比喻核心教义:

    • 《涅槃经》中的“三德”:法身德(本体)、般若德(智慧)、解脱德(超越)。
    • 天台宗引申为“空、假、中”三谛,表达对世界本质的认知。

补充说明

现代汉语中,“三点”多指具体时间(如15:00),但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含义仍见于文献与宗教研究。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敦煌变文集》或佛教经典相关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三点

“三点”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可以表示多个意思。下面将介绍该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三点”包含“三”和“点”两个字,其中,“三”是一个基本的单字,属于“一”字旁部首,拼音为“sān”,总计3画;“点”是一个独体字,属于“⺆”字旁部首,拼音为“diǎn”,总计9画。

来源和繁体

“三点”这个词来自于汉语,它的繁体字没有特定的形式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三点”一词的字形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仍然使用“三”和“点”两个字。

例句

1. 他只需多下一点功夫, 成绩就会有所提高。
2. 这个问题的答案只需要记住三点即可。

组词

1. 睡觉前可以点一盏三点灯,不会太刺眼。
2. 犯罪嫌疑人已经被警方三点逮捕。

近义词

1. 三个点
2. 三个小点

反义词

没有明确的反义词与“三点”对立。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