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踏藕的意思、踏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踏藕的解釋

收獲藕時,人入水中用腳掌踩去藕周圍爛泥并把它挑出,謂之“踏藕”。 唐 杜甫 《陪鄭公秋晚北池臨眺》詩:“采菱寒刺上,踏藕野泥中。” 宋 陸遊 《題齋壁》詩:“病除覺身輕,赤腳自踏藕。” 清 李鬥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上》:“山地種蔬,水鄉捕魚,採蓮踏藕,生計不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踏藕”是一個具有曆史背景的農事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有所記載,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踏藕”指收獲蓮藕時,人進入水中用腳掌踩去藕周圍的淤泥,并将其挑出的傳統農事活動。這種采收方式多見于古代文獻記載,尤其在江南水鄉較為常見。


二、曆史文獻中的記載

  1. 唐代杜甫在《陪鄭公秋晚北池臨眺》中寫道:“采菱寒刺上,踏藕野泥中”,描繪了秋日采菱、踏藕的勞作場景。
  2. 宋代陸遊《題齋壁》詩提到:“病除覺身輕,赤腳自踏藕”,展現了踏藕作為日常農活的樸素畫面。
  3. 清代李鬥《揚州畫舫錄》記載:“水鄉捕魚,采蓮踏藕,生計不窮”,說明踏藕曾是水鄉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

三、其他相關說明

若需進一步了解詩詞原文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杜甫詩集》《揚州畫舫錄》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踏藕:一個詞的背後

踏藕(tà ǒu)是一個獨特且美麗的詞語,它指的是站在蓮藕上行走。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足”和“艸”,其中“足”表示腳,而“艸”表示植物。這個詞的拆分筆畫是12畫。

踏藕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國。蓮藕自古以來就被視為美味佳肴和健康食材。據說,在古代皇帝的宮廷中,除了作為食物以外,蓮藕也被用來作為貴族享受的一種娛樂方式。當時的貴婦人會用蓮藕建造一條彎曲的小道,然後在上面穿着輕盈的繡鞋踏着藕葉行走,以此展示她們的儀态和身姿。

與簡體字“踏藕”相對應的繁體字是「蹋藕」。繁體字的特點是筆畫複雜且清晰,與傳統的書法藝術有着緊密的聯繫。蹋藕這個詞與踏藕的意思相同,隻是字形上有所不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例如,踏藕在古時的寫法是「蹋菎」。這種寫法中,「蹋」表示腳步的踐踏,而「菎」表示花朵。可以看出,古代人對于描述踏藕的用詞更加細緻婉約,強調了花朵的美麗和腳步的輕盈。

下面是一些例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并運用踏藕這個詞語:

1. 散步時,我喜歡踏藕聽花開的聲音。

2. 那個女孩兒優雅地踏藕走過了池塘。

3. 我們相約去踏藕,享受藕葉的柔軟和清涼。

踏藕這個詞語的組詞有很多,比如:蓮藕、踏步、踩藕葉等。它的反義詞是「避藕」,表示避免或回避藕葉。

總而言之,踏藕是一個富有詩意的詞彙,它讓人們聯想到植物的美麗和人們行走的姿态,展示了古代人們對自然和美的熱愛和追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