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穩當的職業。猶今言鐵飯碗。
"牢飯碗"是現代漢語中具有社會文化屬性的慣用語,指代穩定可靠的工作或收入來源。該詞由"牢"(堅固)與"飯碗"(生計)複合構成,最早見于20世紀計劃經濟時期,特指國有企業職工享有的終身制崗位保障。
從語義演變看,《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将其定義為:"比喻穩固的職業或經濟來源"。其核心特征包含三重屬性:制度保障性(如編制崗位)、風險抵禦性(如福利體系)、社會認同性(如職業聲望)。
該詞在語用層面呈現動态變化。改革開放初期多用于指代公務員、事業單位等體制内崗位;市場經濟深化後,外延擴展至互聯網大廠、金融機構等高穩定性行業。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2023年發布的《新詞語監測報告》顯示,其使用頻率與宏觀經濟波動呈現顯著負相關。
社會語言學研究表明(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2024),該詞承載着中國社會特有的職業價值觀,既反映傳統"安身立命"的生存哲學,也折射現代職場競争中的風險規避意識。在代際認知差異方面,60-70後群體更強調其制度保障屬性,90-00後群體則更關注職業發展自由度與穩定性的平衡。
“牢飯碗”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láo fàn wǎn,以下是詳細解釋:
指穩定、可靠的工作或職業,能夠保障基本生活需求,類似于現代常說的“鐵飯碗”。其核心在于強調職業的穩固性和長期保障性。
“牢”:
“飯碗”:
例:老一輩人常認為公務員是“牢飯碗”,收入穩定且福利完善。
如需進一步溯源,可參考權威詞典網站(如漢典、滬江詞典)的詳細注解。
闇暝八鄰報囚誖悍悲辛便意廁牀充澤麤豪麤束釣師方載法馔廢罷廢市诽怨奉诏感慰高喚和展花花面皇基活泛交疇結侶解鹽結正叽哩旮旯巨楫駿蹄看竹律堂埋溜子貌合情離蒙辜蒙莊謬彰莫須嫩氣排鄰片紙隻字破家亡國起鳳秋稬铨調人中獅子三刻賞服勝朝沈吟不決詩商使心用倖死悌調絃抟治文思院雺霧遐耇閑荒挦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