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石漆的意思、石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石漆的解釋

即石油。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九:“ 酒泉 延壽縣 南有山出泉,水大如筥,注地為溝,其水有脂,如煮肉汁。挹取若著器中,始黃後黑,如不凝膏,然之極明,與膏無異。膏車及水碓缸甚佳,但不可食。彼方人謂之石漆。”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石三·石腦油》:“石油、石漆。”參見“ 石油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石漆是中國古代對石油的稱謂,特指從地表自然滲出或人工開采的黑色可燃黏稠液體。該詞最早見于北魏地理學家郦道元所著《水經注》,其核心含義與現代“石油”一緻,但承載了古代對礦物資源的認知特征:

  1. 字義解析與礦物屬性

    “石”指其源于岩石地層,“漆”形容其黏稠黝黑的物理性狀。該命名直觀反映了石油的自然形态與産出環境,體現古人以物質特性命名的樸素認知方式。

  2. 曆史文獻權威記載

    郦道元《水經注·河水》明确記載:“石漆”可燃,當地人用于照明、潤滑車軸。此為漢語文獻對石油最早的定名記錄,證實其能源與工業用途在南北朝時期已被認知。唐代《元和郡縣志》延用此稱,描述延州(今陝西延安)石油礦藏。

  3. 科學認知演進關聯

    北宋沈括《夢溪筆談》首次提出“石油”術語,但“石漆”作為舊稱仍見于明清方志。二者構成命名演變序列,反映從性狀描述(漆狀)到成因理解(岩石蘊藏油質)的科學認知深化。

  4. 文化語境中的别稱體系

    在地方文獻中,“石漆”常與“石脂水”(強調液态)、“猛火油”(突出可燃性)等名稱并存,共同構成中國古代對石油的多維度命名體系,見證其在軍事、醫藥、手工業等領域的應用曆史。

學術參考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石漆”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需結合曆史與現代社會背景理解:

一、古代含義(指石油)

  1. 來源與定義
    古代文獻中,“石漆”是石油的别稱,最早見于晉代張華《博物志》,描述其形态如油脂,可燃且用于潤滑。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也沿用此稱。

  2. 曆史記載
    中國西漢時期已發現石油,用于照明、膏車(潤滑車軸)等,西北地區(如酒泉)有天然滲出記錄。

二、現代含義(建築塗料)

  1. 材料特性
    現代石漆是一種化學塗料,以天然彩砂、耐候乳液等制成,具有仿石材紋理和反光效果,常用于建築外牆裝飾。主要分類包括真石漆(仿石漆)、崗石漆、洞石漆等。

  2. 應用優勢

    • 仿真度高:可模仿大理石、花崗岩等天然石材外觀。
    • 成本較低:相比幹挂石材,施工和維護成本更具經濟性。
    • 適用範圍廣:可用于室内外牆面,尤其適合外牆防水和裝飾。

三、詞義演變總結

從古至今,“石漆”從指代天然石油資源演變為現代建築領域的人造仿石塗料,體現了語言隨技術發展的適應性。如需進一步了解真石漆的選購或施工細節,可參考建築行業專業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稗小頒條報務員扁桃體賓寀并涵鄙願超低溫乘勢使氣臣仕抽打錘擊試驗詞旨村筋打定答诏疊字煩複奉還分角器高标光施谷陵鴻鴻灰僇隳引集安間不容瞚缣彩蹇衛結銜徑節金铄九間朝殿決詞狙公劇漢巨查開航卡殻抗犯抗旍冷卿隆景魯室路易擄嘴門檻稅鳴鸾墨娥匹處貧阙親仁瀼瀼韶道疏佚探急無聽汙僞先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