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羝的意思、藩羝的詳細解釋
藩羝的解釋
比喻進退兩難,陷于窘境。語本《易·大壯》:“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無攸利。” 宋 梅堯臣 《晚歸聞李殿丞訪别言已屢來不遇》詩:“囊罄厭外役,進退類藩羝。”
詞語分解
- 藩的解釋 藩 ā 籬笆:藩籬。 屏障,保衛:藩翰(喻保衛國家的重臣)。 封建時代稱屬國屬地或分封的土地,借指邊防重鎮:藩屬。藩國。藩鎮。藩邦。削藩。稱藩(自稱屬國)。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 羝的解釋 羝 ī 公羊:羝乳(喻不可能發生的事)。羝羊觸藩(公羊角鈎在籬笆上,喻進退兩難)。 筆畫數:; 部首:羊;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藩羝”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 字面含義:
“藩”指籬笆或屏障,“羝”指公羊。字面可理解為“公羊與籬笆”,源自《周易》中“羝羊觸藩”的典故()。
- 比喻義:
形容人處于進退兩難的困境,既無法前進,又難以退後,陷入窘迫境地()。
出處與典故
- 《周易·大壯》:
原文為“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無攸利”,描述公羊的角卡在籬笆中,進退不得,寓意行事魯莽或陷入僵局()。
- 演化成詞:
後人将“羝羊觸藩”簡化為“藩羝”,作為固定詞語使用,如宋代梅堯臣詩“進退類藩羝”()。
用法與示例
- 適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個人、團體或局勢的困局,常見于文學或評論性文本。
- 例句參考:
“公司資金鍊斷裂,項目如藩羝般停滞不前。”
“藩羝”以生動的自然現象比喻複雜的人事困境,既有傳統文化底蘊,又具備現實適用性。其核心在于強調“矛盾僵持”的狀态,需結合具體語境靈活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藩羝(fān yǎ)是一個漢字詞彙,其意思是幫助或援助。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左邊是“艸”(cao)部首,右邊是“羊”(yang)部首。藩羝由五個筆畫組成。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寫法。
在繁體漢字中,藩羝的寫法與簡體漢字相同。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一些變化,但藩羝的形狀保持不變。
以下是一個使用藩羝的例句:他的藩羝使得她能夠克服困難。
一些與藩羝相關的詞彙包括:幫助、援助和支持。這些詞都表達了類似的意思,可以在不同場合中使用。反義詞可能是阻礙或妨礙,意思與藩羝相反。
希望這些信息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藩羝這個詞的意思和用法。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