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漢 長安 故城,在今 陝西省 西安市 北。本 秦 宮, 漢惠帝 時重修。《三輔黃圖·漢長安故城》:“城南為南鬥形,北為北鬥形,至今人呼 漢 京城為 鬥城 。”後因以“鬥城”借指京城。 宋 司馬光 《樂詞·作語》:“秋風蕭瑟引華旌,祖宴高張出鬥城。”
(2).小城。《資治通鑒·宋順帝昇明元年》:“及九鼎既輕,三才将換,區區鬥城之裡,出萬死而不辭,蓋蹈匹夫之節而無棟樑之具矣。” 胡三省 注:“鬥城,言城如鬥大也。”
“鬥城”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漢長安故城(地理名稱)
指漢代長安舊城,位于今陝西省西安市北部。其城池布局獨特,城南呈南鬥星形,城北呈北鬥星形,因此得名“鬥城”。該城原為秦代宮殿,漢惠帝時期重修,後成為漢代京城的代稱。
小城的代稱
“鬥”在此處形容規模狹小,如《資治通鑒》中“區區鬥城之裡”即指小城,強調城池面積有限。
四川遂甯的别稱
五代時期,遂甯因城池形狀類似古代方形酒器“鬥”而得名,後引申為“金滿鬥”的吉祥寓意,成為當地别稱。
文學中的借代用法
宋代詩詞中常以“鬥城”借指京城,如司馬光詩句“祖宴高張出鬥城”。
總結
“鬥城”的核心含義與城池形狀或規模相關,既可指漢代長安的特殊布局,也可泛指小城。此外,四川遂甯因地貌得名,成為獨特的地域文化符號。文學中的引申用法則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