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蒲柳的意思、蒲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蒲柳的解釋

[big catkin willow] 落葉灌木( Salix gracilistyla ),秋天早凋,也叫水楊,用來比喻或自謙身體衰弱

蒲柳常質,望秋先零。——《晉書·顧悅之傳》

詳細解釋

(1).即水楊。一種入秋就凋零的樹木。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經霜彌茂。”後因以比喻未老先衰,或體質衰弱。 唐 盧綸 《和崔侍郎遊萬固寺》:“風雲才子冶遊思,蒲柳老人惆悵心。” 宋 陸遊 《書志》詩:“往年出都門,誓墓志已決。況今蒲柳姿,俛仰及大耋。” 清 趙翼 《老境》詩:“以我蒲柳衰,證彼葛藤斷。” 郭沫若 《海濤集·離滬之前》:“文學家為甚麼總是一個蒼白色的面孔,總是所謂蒲柳之資呢?”

(2).用以比喻輕賤。《紅樓夢》第五回:“覷看那侯門艷質同蒲柳;作踐的,公府千金似下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蒲柳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名詞,其核心指代植物“水楊”,屬于楊柳科落葉喬木。該詞最早見于《爾雅·釋木》,郭璞注:“蒲柳,生水旁,葉似青楊,葉長而白。”

從詞義演變看,蒲柳主要有以下三層内涵:

  1. 植物學定義

    《現代漢語詞典》明确蒲柳即“水楊”,因其枝條細長柔韌,多生長于河岸濕地,秋季落葉早于其他樹種。據《中國植物志》記載,其學名為Salix babylonica var. gracilior,葉片狹長呈披針形,具有防風固沙的生态價值。

  2. 比喻性象征

    《漢語大詞典》指出,蒲柳因“未秋先凋”的特性,自六朝時期衍生出雙重比喻義:

  1. 文化意象傳承

    清代《紅樓夢》第五回以“蒲柳之質”暗喻人物命運,現代文學研究顯示,這一意象在《詩經·揚之水》的“不流束蒲”原型基礎上,形成了貫穿兩千年的文化符號體系。

網絡擴展解釋

“蒲柳”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多層含義:

一、基本詞義

  1. 植物屬性
    蒲柳是水楊的别稱,屬于落葉灌木或喬木,其特點是秋天較早凋零。例如《世說新語》中提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即形容其早衰特性。

二、比喻義

  1. 體弱或自謙
    常用來比喻體質衰弱或身份低微,多作自謙之辭。如“蒲柳之姿”指體質孱弱,“蒲柳庸材”表示自謙才能平庸。
    例句:古人常以“蒲柳之質”形容未老先衰,如《晉書·顧悅之傳》中“蒲柳常質,望秋先零”。

  2. 文學象征
    在詩詞中,蒲柳常與松柏對比,前者象征脆弱,後者象征堅韌。如杜甫詩句“凋喪先蒲柳”,即以蒲柳反襯棕樹的非常态凋零。

三、成語典故

“蒲柳之姿”出自《世說新語·言語》,顧悅之以此自比早衰,後成為客套話中表達體弱的固定用法。

總結

蒲柳既指具體的植物,又因特性衍生出多重比喻義,涵蓋自然現象、人體狀态及社會身份,在古典文學和日常語言中均有豐富應用。

别人正在浏覽...

嘊嘊阿谀苟合癍瘡背理本適偪下筆債塵幻吃不清充份串門子殆無虛日當刻黨族誕英得果電谕彫傷東崖兒童福利院房中風流事過斧屋害渴洪喬黃金縷貨易警長遽人開駛悾悾戀情聊浪利空領款明告年近古稀般遊潑面覃被請賣爵子傾墜熱鍋上蝼蟻桑穣三迳三屍賞燕受钺順聽嗣曆太階橦布偷窳托賴完充挖肉補瘡詳隱仙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