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脫脫的意思、脫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脫脫的解釋

舒緩貌。《詩·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 毛 傳:“脫脫,舒遲也。” 高亨 注:“脫脫,走路慢、腳步輕的狀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脫脫”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複合詞,其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與曆史用法:

  1. 作為專有名詞

    指元代政治家、史學家脫脫(1314-1355),蒙古名為“大用”,曾主持編修《宋史》《遼史》《金史》。此為人名音譯,源自蒙古語,在漢語文獻中固定使用(來源:《中國曆史大辭典》)。

  2. 形容詞疊用

    在古漢語中,“脫脫”可形容輕快、灑脫的狀态。例如《詩經·召南·野有死麕》中“舒而脫脫兮”,鄭玄注:“脫脫,舒遲也”,意為從容舒緩(來源:《詩經注析》)。

  3. 方言含義

    山西部分地區方言中,“脫脫”指“叔叔”,屬親屬稱謂的變音(來源:山西方言詞典,山西人民出版社)。

  4. 通假用法

    古文中“脫”通“蛻”,“脫脫”可表蛻化、脫離原貌之意,如《淮南子·精神訓》“蟬蛻蛇解”中“蛻”與“脫”互通(來源:《古代漢語通假字大字典》)。

該詞屬多義性詞彙,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其曆史語義演變反映了漢語吸收外來詞與方言融合的特點。

網絡擴展解釋

“脫脫”一詞的含義需根據語境區分,主要包含以下三類解釋:

  1. 詞語本義:舒緩輕慢狀

    • 源自《詩經·召南·野有死麕》中的“舒而脫脫兮”,形容動作輕柔舒緩。高亨注解為“走路慢、腳步輕的狀态”(如、6),現代漢語中可引申為灑脫無拘束的樣貌,例如“活脫脫的火版易寒”。
  2. 中醫術語:無牽挂的生理狀态

    • 在《靈樞·陰陽二十五人》中,“脫脫”被用于描述人體氣血運行通暢、無郁結阻滞的健康狀态。
  3. 曆史人物:元代政治家脫脫

    • 作為專有名詞時,指元末重臣脫脫帖木兒(1314-1356年),蒙古蔑兒乞部人,曾主持編修《遼史》《金史》《宋史》,是元代重要軍事家、政治家。

需注意該詞在古籍中讀作tuì tuì,而現代口語常讀作tuō tuō。若用于人名或特定術語時,讀音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挨挨搶搶傲霜鬥雪鄙倍鬓颔閉息不學刺人醋勁鼎路門地形圖發昏房樂風度翩翩負恫攻刼關鐍歸望滾枕賀年片黃碘畫一之法回辟彗尾回掌見錢見志較别椒華潔泠忌羨濫職老墳醪纩淚竹涼堂鱗漦李輕車路赆麥光美惡蜜課暮色沐薰辟寝潛軍氣壯如牛三仗賞召石亭守晚碩才太室談薮饕風虐雪他人位分屋比物彙烏蠋絃外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