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命诏的意思、命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命诏的解釋

君王的命令。《楚辭·九章·惜往日》:“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詔以昭時。”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命诏”是中國古代政治術語,指君王(尤其是皇帝)下達的正式命令。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由“命”和“诏”組合而成:“命”指君王的口頭或書面命令,“诏”特指以文書形式頒布的指令。二者結合表示君主權威的正式政令,多涉及國家大事,如政治決策、軍事調度、行政調整等。

  2. 詞源解析

    • 《楚辭·九章·惜往日》中“受命诏以昭時”是最早的文獻記載之一,描述臣子接受君王命令以明示時局。
    • 漢代以後,“诏”逐漸成為皇帝專用文書稱謂,如“诏書”“奉天承運皇帝诏曰”。
  3. 使用場景
    命诏具有強制性和權威性,常見于:

    • 冊封官員或貴族(如任命宰相、封賞功臣);
    • 頒布律法或政策(如賦稅調整、大赦天下);
    • 軍事行動指令(如調兵遣将)。
  4. 補充說明

    • 與“口谕”不同,命诏需以正式文書形式發布,需經中書省等機構拟寫、用印,體現程式合法性。
    • 相關成語如“劉毅答诏”“憑幾之诏”均衍生自君王诏令的語境。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案例或文書格式,可參考《漢官儀》《唐六典》等古代典章制度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命诏的意思

命诏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指的是君主或者上級頒發的法令、命令。一般來說,命诏是具有權威性和強制性的文書,用于向下級官員或民衆發布重要政策、決定或指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命诏的部首是口,它分為上下兩部分。命字共有5個筆畫,而诏字則有11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命诏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禮制。在封建社會中,君主通過诏書發布重要的政治、軍事、法律等命令以及冊封、封賜等事件。在繁體字中,《命诏》被寫作《命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命诏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例如,《說文解字》中提到過命的古字形為“視”,表示察看;诏的古字形為“兆”,表示意願。這些變化和演變受到時代、地域及個人書寫習慣的影響。

例句

1. 皇帝頒布了一道命诏,要求全國各地加強治安維穩。

2. 聽到命诏的内容後,官員們紛紛推測着君主的具體意圖。

組詞

命令、诏書、頒布、法令、發布

近義詞

號令、旨意、指令、通告、指示

反義詞

執行、服從、違抗、遵守、反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