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入托的意思、入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入托的解釋

[start going to a nursery] [小孩]送入托兒所、幼兒園

詳細解釋

指送幼兒入托兒所委托育養。《新民晚報》1984.8.9:“﹝托兒所﹞開辦一周來,每天有人前來要求兒童入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入托是現代漢語中表示"将幼兒送入托兒所"的固定搭配,其核心含義與幼兒托管服務相關。具體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家長将嬰幼兒送入托兒所、托育機構等場所接受日間照護與早期教育的行為。該詞強調幼兒離開家庭環境,進入專業機構接受集體看護的過程。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釋義,"入托"特指"(幼兒)進入托兒所"。

二、字義解析與構成

三、使用場景與擴展含義

  1. 社會服務需求:反映雙職工家庭對幼兒照護的剛性需求,如:"解決入托難問題需增加普惠性托位供給"(《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三版)。
  2. 幼兒發展階段:通常針對1-3歲尚未進入幼兒園的嬰幼兒,如:"建議選擇具備資質的機構辦理入托手續"。
  3. 政策相關表述:常見于民生政策讨論,如"提升入托率""普惠性入托服務"等,體現社會對早期教育的重視。

四、注意事項

需區别于"入園"(進入幼兒園)。"入托"機構以生活照料為主,教育屬性較弱;"入園"則指向3-6歲兒童的學前教育機構,教育體系更完善。


權威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李行健主編.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4.
  3. 教育部《學前教育術語》行業标準(讨論稿), 2021年.

網絡擴展解釋

“入托”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指将幼兒送入托兒所或幼兒園接受托管和教育。以下是詳細解釋及相關信息:

  1. 基本含義
    “入托”由“入”(進入)和“托”(托付)組成,字面意為“進入托付機構”。具體指家長将幼兒送至托兒所、幼兒園等機構,委托其進行日常照顧和早期教育。該詞在漢語中屬于動詞,常用于描述幼兒開始集體生活的過程。

  2. 適應問題
    幼兒初入托時,可能因環境陌生出現生理和心理不適,如食欲下降、睡眠不安、情緒波動或沉默寡言等。因此,家長需提前幫助孩子熟悉新環境,例如參觀托兒所、調整作息等,以減少分離焦慮。

  3. 社會現象
    隨着城市化發展,“入托難”成為部分地區的突出問題,表現為托育機構名額緊張、費用較高等。例如,有家長需“東奔西跑、找人又送錢”才能讓孩子進入幼兒園,反映了教育資源分配的現實挑戰。

  4. 其他相關解釋
    在特定語境下,“入托”可能被用于戶籍登記等場景,标注幼兒已進入托育機構的狀态,但這一用法較為少見。

如需進一步了解托育政策或具體機構的入托流程,可參考權威教育部門發布的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八襲鞭凳不迪持公辭去寸晷風檐德道踶觸叮泠反對概念放習幅程腐皮福物哥白尼關門詭求國法豪忲換鬥移星晦蝕護肩艽野疾厲金石之功揫結舉人舉賢任能裈裆連名靈網靈澤龍骧虎視忙碌碌娩懷眀德命祀偏險前綏悄促促清景取人掃興珊瑚翹煽亂石榴守圄衰統睡袍素題俗衆堂筵挑雪填井頭甲托息雺墨遐迩象馬橡皮圖章先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