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志的意思、大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志的解釋

[lofty aspiration] 遠大的志向或理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大志是漢語中表示“遠大志向或抱負”的複合名詞,由“大”和“志”兩個語素構成。根據《漢語大詞典》1,“大”在此處形容程度深、範圍廣,“志”則指志向、意願,整體指代超越個人利益、追求社會價值或宏偉目标的決心。

從詞源看,“大志”最早見于《後漢書·陳蕃傳》:“蕃年十五,嘗閑處一室,而庭宇蕪穢。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蕃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蕃曰:‘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2,此處“掃除天下”即暗含胸懷天下的“大志”。現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形容個人在學業、事業或社會責任層面的高遠追求,例如“少年當立大志”等表述。

在語義關聯上,《現代漢語詞典》3指出,“大志”的近義詞包括“宏願”“壯志”,反義詞則為“小志”“庸碌”。其使用語境常與家國情懷、理想主義相關聯,如陸遊《書憤》中“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即暗含收複河山的大志。


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
  2. 《後漢書》(中華書局,2000年校注版)
  3.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網絡擴展解釋

“大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遠大的志向或理想,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具有宏偉的目标和堅定的決心。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詳細解析

  1. 内涵特征
    大志不僅指個人成就的追求,還包含社會責任感,如服務社會、造福他人等高尚目标。例如《後漢書》記載馬援“少有大志”,即體現其年少時便胸懷超越個人利益的抱負。

  2. 使用場景

    • 描述曆史人物或成功人士的抱負,如“他年輕時就胸懷大志,最終成為科學家”。
    • 激勵性語境中,如“心存大志舒豪氣,聲聲誓詞沖雲霄”。

三、近義詞與擴展

四、例句參考

  1. “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學不成”(強調志向與能力的關系)。
  2. “他立下大志,要改變社會現狀”。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典故,可參考《後漢書》等文獻或權威詞典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鞍鞴貶辭表揭才谞抄取傳媒點綴品爾後二婚二谏凡短朏然蜚英服馔宮縧宮儀谷耗詭責豪氂華茂皇庭滑賊嘒嘒件物教齡枷梢悸駭進本退末錦箨僦櫃軍閥空匮覽古攬納列嶂淩藉鄰居篾匠民譽牧字普賢起節全盛喪話三徑世界大同收兵壽穴司搏缌缌宿頭聽淫銅面具外軍忘身辋幰聞化歍悒霄岫西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