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發牢騷的意思、發牢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發牢騷的解釋

(1) [mutter]∶抱怨;鳴不平

一群發牢騷的人

(2) [grumble]∶老是埋三怨四,不滿地嘟囔

食品漲價,全城人都在發牢騷

詳細解釋

發洩煩悶不滿的情緒。《花城》1981年第5期:“尖鼻子的 羅老師 坐在桌上發牢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發牢騷”是一個口語化表達,指人因不滿或委屈而反複、絮叨地抱怨。以下是詳細解析:

  1. 詞義分解

    • 發:動詞,表示“表達、宣洩”。
    • 牢騷:名詞,指不滿情緒或瑣碎的抱怨,常帶有主觀情緒色彩。
  2. 使用場景

    • 多用于形容對瑣事或現實的小規模不滿,如對工作壓力、人際關系、生活條件等的念叨。
    • 例:員工常因加班發牢騷 → 指對工作安排的口頭抱怨。
  3. 隱含态度

    • 常帶有輕微貶義,暗示抱怨内容可能缺乏建設性,或抱怨者習慣性表達負面情緒。
    • 例:領導不喜歡員工總發牢騷 → 暗指抱怨未轉化為有效建議。
  4. 近義詞對比

    • 抱怨:更中性,可指有理有據的不滿。
    • 發牢騷:更強調重複性、情緒化的表達,如“他整天發牢騷說工資低”。
  5. 使用建議

    • 適度發牢騷可釋放壓力,但過度會給人消極印象。建議搭配具體行動,如“發完牢騷後,他提出了改進方案”。

小知識:心理學中,“發牢騷”屬于情緒宣洩機制,但長期過度可能形成“習得性無助”心态,需注意調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發牢騷

《發牢騷》是一個常用的詞語,形容人抱怨、抒發不滿或情緒的一種表達方式。這個詞可以拆分為“發”、“牢”、“騷”三個部分。

部首拆分:

筆畫拆分:

《發牢騷》一詞的來源可追溯至古代的文學作品《莊子·逍遙遊》中的一段:“時名相與說,莊生曰:‘鳥之将死,其鳴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這段話意味着人在生命即将結束時,會說出真誠善良的話語。後來,“發牢騷”逐漸演變成抱怨不滿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發牢騷”這個詞的寫法沒有變化。

古時候,“發牢騷”這個詞的寫法有一定的變化。其中,“牢”字在古代寫作“囚”,而“騷”字在古代寫作“搔”。所以古代的寫法是“發囚搔”。

以下是一些例句:

一些與“發牢騷”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