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石的意思、市石的詳細解釋
市石的解釋
[dan] 市制容量單位,一市石等于一百市升
詳細解釋
(1).市場上購買的普通玉石。 清 周亮工 《與黃濟叔書》:“不孝凍章無一存,而妙篆反因市石巍然如 魯靈光 。”
(2).市制容量單位。一市石等于十市鬥。通稱石。
詞語分解
- 市的解釋 市 ì 做買賣或做買賣的地方:開市。菜市。市井(街,市場)。市曹。市儈(舊指買賣的中間人、唯利是圖的奸商;現泛指貪圖私利的人)。 買:市義。市恩(買好,讨好)。 人口密集的行政中心或工商業、文化發達的
- 石的解釋 石 í 構成地殼的礦物質硬塊:石破天驚(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 指石刻:金石。 指古代用來治病的針:藥石。藥石之言(喻規勸别人的話)。 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 姓。 石 à 中國市制容量單位,十鬥為
專業解析
市石是中國傳統市用制中的容量計量單位,主要用于計量糧食等散裝物質。其核心含義與換算關系如下:
一、基本定義與換算
市石(簡稱“石”)是市制容量單位體系的核心單位之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及曆史計量标準:
- 1市石 = 10市鬥;
- 1市石 = 100市升;
- 與現代國際單位制換算:1市石 = 100升(公制)。
這一換算關系在《中國度量衡史》(吳承洛著)和《辭海》中均有明确記載。
二、曆史沿革與現狀
市石作為傳統計量單位,曾長期應用于民間糧食交易。但自1984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在我國統一實行法定計量單位的命令》後,市制單位(包括市石)已被廢止,法定計量全面采用國際單位制(如升、立方米)。目前僅于曆史文獻、民俗研究或特定行業(如傳統釀造)中偶見使用。
三、相關知識點補充
- “石”的雙重屬性:古代“石”既可作容量單位(如“一石米”),亦作重量單位(如“萬石之俸”),但二者量值不同。市石明确屬于容量單位體系。
- 地域差異:曆史上不同地區對“一石”的實際容量存在差異,直至民國時期逐步統一标準。
權威參考來源:
- 《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容量單位詞條。
-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國務院頒布,1987年實施。
- 吳承洛《中國度量衡史》,商務印書館,1937年(經典學術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
“市石”是市制單位,具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
容量單位
- 1市石=100市升=10市鬥。按照現代換算,相當于0.1立方米,約等于公制的1公石(hectolitre)。
- 常用于糧食等大宗商品的計量,例如清代文獻提到篆刻家黃濟叔曾用市石制作印章。
-
重量單位
- 又稱“市擔”,1市石=100市斤=50公斤。這一用法在部分地區替代“市擔”作為重量單位名稱。
需注意:
- 現代使用中,容量單位多簡稱為“石”,但實際容量因曆史時期不同存在差異,如古代1石約合60-100升不等。
- 部分文獻中“市石”也指普通玉石,但此義項現已罕見,主要保留在古籍注解中。
若需查閱具體換算案例或曆史文獻出處,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安宴白鳳百夫雄白眼崩愧本經變記號丙丁撥棄擦身澈映籌筆驿黜削粗笨殂逝大文地久天長鬥薮對分非獨風木含悲膚見伏薮趕潮流格五光縫股弁國谟過晤紅頭潢池赤子渾倌呼嵩加法檢按機器腳踏車瘠形科舉考試狂夫辣撻捩柂立朝夕鸾鳥緑肥盤坫黔庶挈搐起根窮孤诎強善飯觞燕釋兵嘶號松邱退灘歪嘴念邪經頑魯威詟挾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