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木制的盾。古代防護兵器。《宋史·外國傳四·交趾》:“兵器止有弓弩、木牌、梭槍、竹槍,弱不可用。”
(2).木制的牌子。用于告示或作标志。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監禁》:“将木牌懸于本監門之首,以便諸囚覽記。” 劉白羽 《新社會的光芒》:“無數的木牌插在土壤裡,上面寫着分得這塊土地的人名。”
(3).即木排。《清會典事例·工部·木6*倉》:“ 同治 十二年奏準, 四川省 採辦 天壇 望鐙杆木植,紥成木牌,用輪船拕帶,自 上海 運 津 解 京 。”參見“ 木排 ”。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木牌漢語 快速查詢。
“木牌”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古代防護兵器
指木制的盾,用于戰場防護。例如《宋史》記載交趾國兵器“弓弩、木牌、梭槍”等()。
告示或标志用具
木制的牌子,常見于公共場所或建築。如清代進士坊的木牌樓、學堂門匾(如“坤甸學堂”木牌),或監獄懸挂的警示牌()。
木材運輸工具
即“木排”,指将木材捆紮成排狀以便水路運輸()。
祭祀牌位
如“魂牌”“靈牌”,用于供奉逝者或神靈()。
特殊用途令牌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文獻或案例,可參考《宋史》《福惠全書》等來源。
木牌,指的是用木材制成的牌子或标志,通常用來顯示信息、指示方向或進行标識。
木牌的部首是“木”字,它屬于象形字,表示樹木的形狀。它由4個筆畫組成。
木牌一詞的來源是從古代漢字演變而來的。古時候人們用木頭制作标志,以示區分和辨認,因而稱之為木牌。
《木牌》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木牌」,也是指用木材制成的牌子或标志。
古時候漢字寫作「木牌」,與現代簡體字的寫法基本相同。
1. 這家餐館用木牌做了很多菜單,方便顧客選擇。
2. 他在路口豎起一面木牌,告訴我們該往左拐。
木制、标牌、指示牌、門牌、告示牌
木制标志、木質牌子、木制牌闆
金牌、塑料牌、鐵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