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持時的意思、持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持時的解釋

報時。《漢書·鮑宣傳》“行夜吏卒皆得賞賜” 唐 顔師古 注:“為 賢 第上持時行夜者。” 宋 孔平仲 《孔氏雜說》:“《前漢·鮑宣傳》注‘持時行夜’,‘行夜’如今‘持更’是已,‘持時’如今‘報時’是已。”《太平禦覽》卷三三八引 南朝 宋 郭秀産 《集異記》:“ 廣陵 士甲,市得一宅,但聞中有搖鈴聲,晝輒止。後遂見其真形,乃是其故人。問曰:‘何以常搖鈴?’答曰:‘我典使君藥物,故夜持時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持時”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來源區分:

一、作為現代成語/固定短語的含義:

  1. 基本釋義:形容事物持久穩定,經久不衰,如“堅持原則要持時”。
  2. 使用場景:多用于強調耐心或事物的長期穩定性,例如勸誡他人保持恒心。
  3. 起源争議:提到故事源自《莊子·列禦寇》的龜兔賽跑,但該寓言實際出自《伊索寓言》,此處可能存在文獻混淆。

二、古籍中的動詞含義(報時):

  1. 原義解析:指古代夜間報時行為,如“持時行夜”即打更報時與巡邏。
  2. 文獻例證:
    • 《漢書·鮑宣傳》注:“持時行夜”即夜間值守。
    • 宋代孔平仲《孔氏雜說》将“持時”類比為現代的報時制度。

三、補充說明:

建議具體使用中根據上下文選擇釋義,若涉及古文需參考權威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持時》是一個固定搭配的成語,意思是恪守時刻,時刻保持警覺和專注。成語中的“持”指持守、堅持,“時”指時間,表示一直保持警覺。下面我将對《持時》這個詞進行拆分、來源、繁體、古時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進行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 《持時》中的“持”包含手部偏旁部首“扌”,外加筆畫“7”;“時”包含日部偏旁部首“日”,外加筆畫“10”。 來源: 《持時》出自《左傳·昭公元年》:“昭子及國人盟喪,憲公問于胥敖,曰:‘子之恒心┅人有加于委事者乎?’對曰:‘無它,餘以持時畏忌’。”這裡的“持時”指的是胥敖一直保持警惕和擔憂的心态。 繁體: 《持時》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但《持時》在古代的寫法和現代基本相同。 例句: 1. 我們要時刻保持警覺,持時待命。 2. 成功的人一直持時不忘初心。 組詞: 自持時、恪守持時、持時不忘、持時處變、持時守土 近義詞: 守時、保持警覺、時刻警覺 反義詞: 隨時、放松警惕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