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阮鹹的意思、阮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阮鹹的解釋

(1). 晉 名士。 阮籍 從子,與 籍 齊名,時稱“大小 阮 ”。見《晉書·阮鹹傳》後以“阮鹹”為“侄子”的代稱。 唐 李端 《寄上舍人叔》詩:“ 阮鹹 雖别巷,遙識此時心。”

(2).古樂器名。簡稱“阮”。撥弦樂器。古琵琶的一種。形狀略像月琴,柄長而直,四弦有柱。相傳 晉 阮鹹 創制并善彈此樂器,因而得名。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下:“ 元行沖 賓客為太常少卿,有人於古墓中得銅物,似琵琶而身正圓,莫有識者。 元 視之曰:‘此 阮鹹 所造樂具。’乃令匠人改以木,為聲甚清雅,今呼為‘阮鹹’是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阮鹹”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一、曆史人物(晉代名士)

身份:阮鹹是西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為阮籍的侄子,兩人并稱“大小阮”。他精通音律,善彈琵琶,有“妙達八音”的美譽,性格放達不拘禮節()。

生平:


二、樂器名稱(簡稱“阮”)

起源:因阮鹹擅長改良并演奏此樂器而得名。唐代文獻記載,有人從古墓中發現類似琵琶的銅制樂器,經考證為阮鹹所創,後以木制改進,音色清雅()。

形制與特點:


三、其他引申含義

  1. 代指“侄子”:因阮鹹與阮籍的叔侄關系,唐代詩文常以“阮鹹”作為侄子的代稱()。
  2. 文學修辭:偶見形容文雅言辭或文章(如提及),但此用法較少見且權威性存疑。

若需進一步了解阮鹹的音樂貢獻或竹林七賢背景,可參考古籍《晉書·阮鹹傳》及唐代《隋唐嘉話》。

網絡擴展解釋二

阮鹹

《阮鹹》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人的姓氏。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阝”和“鹹”。

部首和筆畫

“阝”是指阜部,意為土山。它在寫作中通常出現在詞的左側。而“鹹”是一個獨立的部首,表示“嘴”。整個詞共包含11個筆畫。

來源

阮姓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姓氏,據說最早出現于春秋時期。阮姓在中國人口中屬于常見姓氏之一。

繁體

在繁體字中,阮姓通常被寫作“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阮姓的“阝”部分曾寫作“隹”,表示小鳥。而“鹹”部分沒有明顯變化。

例句

1. 阮鹹一家人在城市裡生活了幾代。

2. 這位作家的名字叫做阮鹹。

組詞

阮氏、阮宅、阮風、阮居、阮氏宗親。

近義詞

阮姓、阮室、阮門。

反義詞

無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