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中的意思、大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中的解釋

《易·大有》:“《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 王弼 注:“處尊以柔,居中以大。” 高亨 注:“象大臣處於尊貴之位,守大正之道。”後以“大中”指無過與不及的中正之道。《漢書·孔光傳》:“皇之不極,是為大中不立。” 唐 柳宗元 《與呂道州溫論非國語書》:“近世之言理道者衆矣,率由大中而出者鹹無焉。” 清 王夫之 《誠明篇》:“君子之行藏刑賞,因時變通而協於大中,左宜右有,皆理也,所以在帝左右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大中”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綜合了古典文獻和實際應用場景:

一、哲學與倫理概念

  1. 中正之道
    源自《易經·大有卦》“柔得尊位大中”,指遵循無過無不及的均衡準則。漢代孔安國在《書經·大禹谟》注解中強調此為“民協于中”的核心思想,代表治國理政需把握公正適度的原則。

  2. 儒家思想體現
    唐代柳宗元在《與呂道州溫論非國語書》中将“大中”與“理道”結合,體現儒家推崇的中庸之道,清代王夫之進一步擴展為“因時變通而協于大中”,強調動态平衡的智慧。

二、曆史年號

唐朝宣宗李忱曾以“大中”為年號(公元847-860年),象征對政治清明的追求。例如和均提到該用法,部分文獻中“大中之道”也與這一時期的治國理念相關。

應用示例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用例或哲學解讀,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中(dà zhōng)是一個詞語,可以分解為兩個部分:大(dà)和中(zhōng)。 大字的部首是大,共3個筆畫。 中字的部首是丨,共4個筆畫。 大中一詞來源于古漢語,用于形容大小適中或在某個範圍内的事物。 在繁體字中,大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有時候使用了一些與現代略有不同的筆畫形式,但整體上可以認出是大中這個詞。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這個房間的大小正好大中適中,布置起來方便又美觀。 2. 請将這本書打開到大中間的一頁。 一些以大中為詞根的組詞包括:大中小、大小、大中型等。 與大中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合適、適中、中等等。 與大中意思相反的詞語有大、小、過大、過小等。 希望以上回答符合你的要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