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阮咸的意思、阮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阮咸的解释

(1). 晋 名士。 阮籍 从子,与 籍 齐名,时称“大小 阮 ”。见《晋书·阮咸传》后以“阮咸”为“侄子”的代称。 唐 李端 《寄上舍人叔》诗:“ 阮咸 虽别巷,遥识此时心。”

(2).古乐器名。简称“阮”。拨弦乐器。古琵琶的一种。形状略像月琴,柄长而直,四弦有柱。相传 晋 阮咸 创制并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 元行冲 宾客为太常少卿,有人於古墓中得铜物,似琵琶而身正圆,莫有识者。 元 视之曰:‘此 阮咸 所造乐具。’乃令匠人改以木,为声甚清雅,今呼为‘阮咸’是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阮咸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及历史人物的双重指称概念,其释义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解析:

一、乐器名称

阮咸(ruǎn xián)是汉族传统弹拨乐器,形制近似月琴,四弦十二柱,以拨片触弦发声。该乐器得名于西晋名士阮咸,因其擅长演奏此器而被后世定名。其构造特征为圆形共鸣箱、直柄长颈,音色浑厚圆润,常用于戏曲伴奏及民族乐团中低音声部。现代改良后的阮咸系列包括高音阮、中阮、大阮等,扩展了音乐表现力。

二、历史人物

阮咸(234-305),字仲容,魏晋时期文学家、音乐家,属“竹林七贤”之一。其人以放达不羁著称,《晋书·阮咸传》记载其“任达不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他精通音律,曾修订古乐理,主张音乐应表达自然性情,反对礼教束缚。其文学创作多散佚,现存《律议》残篇及《三调》琴曲理论,对后世音乐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网络扩展解释

“阮咸”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一、历史人物(晋代名士)

身份:阮咸是西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为阮籍的侄子,两人并称“大小阮”。他精通音律,善弹琵琶,有“妙达八音”的美誉,性格放达不拘礼节()。

生平:


二、乐器名称(简称“阮”)

起源:因阮咸擅长改良并演奏此乐器而得名。唐代文献记载,有人从古墓中发现类似琵琶的铜制乐器,经考证为阮咸所创,后以木制改进,音色清雅()。

形制与特点:


三、其他引申含义

  1. 代指“侄子”:因阮咸与阮籍的叔侄关系,唐代诗文常以“阮咸”作为侄子的代称()。
  2. 文学修辞:偶见形容文雅言辞或文章(如提及),但此用法较少见且权威性存疑。

若需进一步了解阮咸的音乐贡献或竹林七贤背景,可参考古籍《晋书·阮咸传》及唐代《隋唐嘉话》。

别人正在浏览...

迸芽並然菜骨刬袜春田大红日子典没顶冕風旱妇联干枉告退关赏骨都侯规讽合约猴孙王槐陌黄褐环繞晖暎鉴澈艰蹇兼通精藴九僧计偕物寇逼垮台浪头兰橑令人起敬龙舄乱阱鹿裘鞔鼓谬会模棱两端黏补逆运欧化陪面品章裒克潜济七步八叉权备入迁伤家烧畲牲灵瘦长子衰少树桩思渴条印香闺绣阁消纳宵形吸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