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溫順柔和。《詩·大雅·崧高》:“ 申伯 之德,柔惠且直。” 唐 柳宗元 《為王戶部薦李諒表》:“﹝ 李諒 ﹞清明直方,柔惠端信。” 唐 陸贽 《冊蜀王妃文》:“生禀柔惠,習知禮節。” 明 唐順之 《賀氏孫楊二妻墓志銘》:“而二孺人者又皆柔惠婉娩,克媲厥美。”
(2).施仁愛;仁愛。《國語·晉語七》:“﹝ 午 ﹞其冠也,柔惠小物,而鎮定大事。” 韋昭 注:“柔,仁也。惠,愛也。”《尚書大傳》卷三:“和外怨,撫四方,行柔惠,止剛強。”
“柔惠”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溫順柔和
指性格或氣質溫和柔順。例如《詩經·大雅·崧高》中提到:“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此處“柔惠”形容申伯溫和仁厚的品德。唐代柳宗元在《為王戶部薦李諒表》中也用“柔惠端信”描述李諒的品性,強調其柔和與正直兼具。
施仁愛;仁愛
側重于對他人的寬厚與善意,如《國語·晉語七》中評價某人“柔惠小物,而鎮定大事”,即指其既能以仁愛對待小事,又能穩重處理大事。
若作為名字,“柔”象征柔和、溫順,“惠”則代表仁愛、賢惠,組合後寓意性格兼具溫柔與仁德,常寄托父母對子女品行端正、寬厚待人的期望。
總結來看,“柔惠”既是一種品德修養的體現,也可作為承載美好祝願的命名選擇。
《柔惠》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性格溫柔善良、待人寬厚親切的。
《柔惠》由兩個部首組成:木和心。由于沒有多音字的情況,所以隻需記住這兩個部首即可。
部首木,讀音為"mù",表示與樹木有關的事物。
部首心,讀音為"xīn",表示與心思、思考等有關的事物。
《柔惠》共包含12個筆畫。
《柔惠》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的詩詞和文學作品中。它是由漢字組成的,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柔惠》的繁體字為「柔惠」。
《柔惠》作為一個古代漢字,其寫法在不同曆史時期可能會有所變化。一種較為常見的寫法是「柔惠」,這種寫法在古籍和碑刻中可以見到。
1. 她的性格柔惠,深受同事和朋友的喜愛。
2. 這個老師待人柔惠,對學生關懷備至。
3. 他的溫柔和善良讓人感到柔惠,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
1. 柔和:形容柔軟、溫和。
2. 惠顧:指廣大客戶對某商家的惠及。
3. 溫柔:形容性格溫和、柔軟。
親切、和藹、溫和。
剛硬、冷酷、苛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