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n's heart is incomprehensible] 指壞人心地險惡,不可揣測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書·大禹谟》
謂人心容易為物欲所蔽,難以甯帖。危,不安。《書·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蔡沉 集傳:“人心易私而難公,故危。”後常指人心險惡,難以揣測。
“人心惟危”是漢語成語,出自《尚書·大禹谟》,原句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1. 字面釋義
2. 深層内涵
3. 使用場景
4. 成語結構
示例:
“她懷疑那人心惟危的說法。”()
“後來他對于我那‘人心惟危’說的懷疑減少了。”(魯迅《南腔北調集》)
這一成語至今仍用于警示人性複雜,需通過道德約束實現社會和諧。
人心惟危是一句出自《資治通鑒》的成語,意思是人心最容易出問題和威脅。它描述了人類内心的脆弱和易受幹擾的狀态。
這個詞可以拆分成三個部首和五個筆畫。其中,“人”字是一個獨立的部首,表示人類;“心”字是另一個獨立的部首,表示内心;“惟”字是一個意符,表示隻有,僅僅;“危”字是一個雙體部首,表示危險。整個詞的拆分部首是人心危。
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哲學和政治文獻。它的出處最早可以追溯到《資治通鑒》這本曆史著作。這句話的意義是提醒人們警惕人心的不穩定和容易受到外界誘惑的風險。
在繁體字中,這個成語的寫法是人心唯危。繁體字與簡體字的不同在于字形的演變,但意義和發音都是一樣的。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所不同。人心惟危的古代寫法并沒有明确的記錄。古代文字的進化和演變使得字形和書寫方式發生了變化,所以無法确定它在古代時是如何書寫的。
以下是一個例句,以幫助理解這個成語的使用方式:
在現代社會中,網絡詐騙和虛假信息的傳播使得人心惟危,我們必須保持冷靜和警惕。
一些相關的詞語和組詞包括:
人心不古、人心向背、人心散漫。
一些近義詞包括:
人心難測、人心不可測、人心叵測。
一些反義詞包括:
人心如鐵、人心正直、人心向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