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勞役的罪人。《醒世姻緣傳》第四九回:“一則是個徒夫老婆,提掇着丑聽拉拉的。”
“徒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但核心解釋可歸納如下:
服勞役的罪人
根據、等高權威性來源,“徒夫”主要指因犯罪被判處勞役的人。例如《醒世姻緣傳》中提到“徒夫老婆”,即指罪犯的妻子,帶有貶義色彩。
引申為“無能力者”的争議解釋
部分詞典(如)将其解釋為“無所作為、無能力的人”,但這一說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高頻引用,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讀。
古籍用例:
《醒世姻緣傳》第四九回:“一則是個徒夫老婆,提掇着丑聽拉拉的。”
此處“徒夫”明确指向罪犯身份,強調社會地位低下。
現代誤用例:
部分網頁(如)提到“賭徒夫婦”中的“徒夫”,實為“賭徒”的簡稱,與原意無關,需注意區分。
詞源解析:
“徒”本義為“步行”或“空”,後衍生出“無實際作用”或“僅限”等含義;“夫”指成年男子。組合後,“徒夫”在古籍中多指特定社會角色,而非單純的能力評價。
權威建議:
若需引用該詞,建議優先采用“服勞役的罪人”這一解釋,并參考《醒世姻緣傳》等古典文獻的用法。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原文。
徒夫,指的是沒有固定職業或工作的人,也可用于形容某人在某方面沒有什麼才能或成就。
徒夫是由“彳”(兩個人行走的樣子)和“夫”(成年男子)兩個部首組成,總共10個筆畫。
徒夫這個詞最早是出自古代文獻《論語》中的一句話:“徒有其人焉,稱 '徒夫'。”意思是隻是有人而已,稱為“徒夫”。後來這個詞逐漸進入日常使用。
繁體字“徒夫”保持了和簡體字一樣的拼寫。
古代漢字寫法較為繁雜,其中“夫”字可能有多種寫法,但徒的寫法較為穩定。
1. 他閑來無事,整天像個徒夫一樣。
2. 這個人在學術上一無所知,真是個徒夫。
無徒夫、徒夫無擇、徒夫散馬、徒夫遊說
閑人、遊民、無業遊民
有才能、有成就、有職業的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