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騷人墨客 ”。 明 李介 《天香閣隨筆》卷一:“人知 浙江 為東南形勝,而不知 吳 越 之奇觀,自一二客帆漁艇而外,未嘗有橫畫舫于煙波,負奚囊于邱壑者,今世之騷人墨士,不過侈談 西湖 耳。”
“騷人墨士”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sāo rén mò shì,常用于形容兼具文學才華與深厚學問的人,尤其是風雅文人或藝術領域的傑出者。以下是詳細解釋:
指詩人、作家等風雅的文人,與“騷人墨客”同義,強調其文采斐然且學識淵博的特質。
詞源
結構
成語為聯合式結構,四字并列,涵蓋“才華”與“學識”雙重維度。
如需更全面的釋義或例句,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騷人墨士》是一個描述文人或文化人的詞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有才華、獨立思考、富有文化内涵的人。他們追求自由、熱愛藝術、有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
《騷人墨士》這個詞由三個漢字組成,拆分的部首分别是月、心和土。《騷人墨士》的總筆畫數為29畫。
《騷人墨士》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人圈子中。其中,“騷人”一詞出自《楚辭·離騷》一書,用以形容那些有詩意、有追求的人。而“墨士”則指專精書法、文學或繪畫的人。後來,這兩個詞語的結合便形成了“騷人墨士”這個詞彙。
《騷人墨士》的繁體字為《騷人墨士》。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有所不同。根據古籍中的記載,古代漢字《騷人墨士》的書寫方式與現代略有不同。具體包括筆劃的順序和形狀,以及一些偏旁的差異。
1. 他不僅是一位騷人墨士,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音樂家。
2. 這個畫家被譽為現代藝術界的騷人墨士之一。
3. 這位作家的作品流露出騷人墨士的獨特風采。
1. 騷動、品騷、騷氣
2. 墨迹、墨香、墨客
3. 士子、墨漢、文士
近義詞:文藝青年、知識分子、雅士
反義詞:庸人、俗人、平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