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戎辂的意思、戎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戎辂的解釋

兵車。《左傳·僖公二十八年》:“王命 尹 氏及 王子虎 、内史 叔興父 策命 晉侯 為侯伯,賜之大輅之服、戎輅之服。” 杜預 注:“大輅,金輅;戎輅,戎車。”《舊唐書·李勣傳》:“論功行賞, 太宗 為上将, 勣 為下将,與 太宗 俱服金甲,乘戎輅,告捷於太廟。” 宋 楊億 《奉和禦制契丹出境将議回銮》:“戎輅巡 河 右,天威讋 鬼方 。”《東周列國志》第二四回:“ 桓公 與 屈完 同登戎輅,望見各國之兵,各占一方,聯絡數十裡不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戎辂(róng lù)是漢語中的古語詞,專指古代帝王或軍事統帥所乘的兵車,具有鮮明的軍事象征意義。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核心釋義

  1. 戎車

    指作戰用的兵車,特指帝王親征或主帥所乘的戰車。《漢語大詞典》引《左傳·僖公二十八年》:"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興父策命晉侯為侯伯,賜之大辂之服、戎辂之服。" 此處的"戎辂"即周天子賜予晉文公的統帥戰車,象征軍事權力。

    來源:《漢語大詞典》(鍊接

  2. 軍事統帥權象征

    在禮制中,"戎辂"與祭祀用的"大辂"并列,代表"武"的權威。《周禮·春官·巾車》将"五辂"(玉、金、象、革、木)中的"革辂"明确為兵車,鄭玄注:"革辂,戎辂也。" 印證其專屬性。

    來源:《周禮注疏》([鍊接](https://ctext.org/))


二、字源解析


三、文化内涵

戎辂在典籍中常與"征伐""禮制"關聯:


四、現代延伸

現代漢語中,"戎辂"主要用于曆史文獻研究及成語(如"戎辂之臣"),指代忠勇将領。《辭源》修訂本明确标注其為"古代兵車"的專稱。

來源:《辭源》(商務印書館)

注:讀音為róng lù("辂"不讀"gé")。

網絡擴展解釋

“戎辂”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1.字詞分解

2.整體含義

“戎辂”即兵車,特指古代用于軍事征伐或禮儀場合的大型戰車。例如《查字典》引用的古文:“錫王大辂、戎辂各一”,意為賞賜諸侯王禮儀用車和兵車各一輛。

3.語境與用法

補充說明

該詞現代已較少使用,更多見于研究古籍或曆史文化的語境中。若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古代車制或軍事術語,可參考《周禮》《左傳》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哀素巴黎和會半身像巴西侯璧圭暢快敕額敕勒垂哀攢所蹙土盜憎德齒東施芳序繁巧法杖封國幹河格繃格繃乖離寒奧荒樂郊坰吉屦井渠咎祟客意煉珍邏莎僇譴蠻判官迷川暮古女中堯舜配屬濆發頻譜淺視千辛萬苦取便襦褲讴捎搭省筆恃才矜己衰宗順長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松丸肅啟條子題花投地推亡外廷宛景矛箱囊枭笑蠍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