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哀痛無飾。《禮記·檀弓下》:“奠以素器,以生者有哀素之心也。” 鄭玄 注:“哀素,言哀痛無飾也。凡物無飾曰素。”
“哀素”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經典文獻
出自《禮記·檀弓下》:“奠以素器,以生者有哀素之心也。” 鄭玄注:“哀素,言哀痛無飾也。凡物無飾曰素。”
此處指喪禮中用樸素器物,體現生者真實的哀痛之情。
字詞分析
“哀素”強調哀痛時摒棄外在修飾,體現内心純粹的情感。其核心是情感的真實性,而非儀式化表達。如需進一步探讨古漢語中類似詞彙,可參考《禮記》等文獻。
哀素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哀”和“素”兩個字組成。拆分部首為“口”和“糸”,筆畫總數為13畫。
“哀素”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在古時候寫作“懬素”。懬指哀傷、悲痛之意,素指樸素、簡單之意。
此外,在繁體字中,“哀素”被寫作“哀素”。盡管繁體字和簡體字的書寫形式有所不同,但它們的意義是相同的。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以“哀素”為例,古代的書寫方式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整體意義保持一緻。
例句:
1. 他身穿哀素的衣服,表達了對逝者的深深哀思。
2. 在喜宴上,女子們着裝樸素,不得穿哀素之衣。
3. 這張畫以哀素的色調描繪了戰争的殘酷現實。
組詞:
1. 哀戚:形容悲傷、憂愁。
2. 哀悼:對死者表示悲痛、緬懷。
3. 素淨:樸素、簡單。
近義詞:
1. 哀傷:悲痛、悲傷。
2. 憂愁:憂傷、愁悶。
3. 素雅:樸素、優雅。
反義詞:
1. 歡快:快樂、愉悅。
2. 豪華:奢華、華麗。
3. 繁華:繁榮、繁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