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9年1-6月間在巴黎召開的國際會議。是在第一次************中獲勝的英、法、美、意、日等帝國主義國家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贓會議。會議籤訂了《凡爾賽和約》,非法決定讓日本繼承戰前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另外,還策劃幹涉蘇維埃俄國,并決定成立國際聯盟。
巴黎和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協約國集團于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的國際會議,共有27個戰勝國參與,實際由美、英、法三國主導。以下是其核心内容和影響:
性質與目的
名義上是締結和平條約,實為戰勝國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贓會議”。會議通過《凡爾賽和約》等條約,構建了凡爾賽體系,确立了一戰後國際政治格局。
主要決議
國際聯盟成立
會議決定成立國際聯盟(聯合國的前身),但美國未加入,削弱了其實際效力。
如需更詳細内容,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相關百科資料。
巴黎和會指的是1919年至1920年間在法國巴黎召開的一次國際會議,是第一次************結束後全球各國共同商讨和協商和平條款的會議。巴黎和會的目标是通過重新劃定歐洲邊界、制定戰争賠償和重建計劃、籤署和平條約等方式确保戰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巴黎和會的詞義由三個漢字組成:巴、黎和會。拆分部首為左、水、火,筆畫分别為5、13、6。
巴黎和會的名稱來自于會議所在的地點——法國巴黎。
巴黎和會的繁體字為「巴黎和會」。
巴黎和會的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漢字寫法相同,沒有明顯變化。
在巴黎和會上,各國代表共同商讨着戰後重建計劃。
巴黎、和會、法國、國際、協商、條款、邊界、和平、穩定、戰争賠償、重建計劃。
巴黎和會的近義詞包括巴黎和談、巴黎和平會議。
巴黎和會的反義詞可以是戰争、沖突、敵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