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ppoint;give sb. a post]∶任用、使用人
(2) [allow;let]∶聽任、聽憑别人
(1).委用人。指委人以官職。《呂氏春秋·知度》:“人主之患,必在任人而不能用之,用之而與不知者議之也。” 五代 王仁裕 《開元遺事·任人如市瓜》:“ 明皇 召諸學士宴于便殿,因酒酣,顧謂 李白 ,曰:‘我朝與 天後 之朝何如?’ 白 曰:‘天6*皇朝政出多門,國内姦倖,任人之道如小兒市瓜,不擇香味,惟揀肥大者。’” 明 王廷相 《雅述》下:“君子任人于國,衆賢治之而不足,一不肖壞之而有餘,豈獨民哉?”
(2).保舉他人。《史記·汲鄭列傳》:“ 莊 任人賓客為大農僦人,多逋負。” 裴骃 集解引 臣瓒 曰:“任人,謂保任見舉者。”《漢書·任敖傳》:“ 蒼 任人為中候,大為姦利,上以為讓, 蒼 遂病免。” 顔師古 注:“ 蒼 有所保舉,而其人為中候之官。”《後漢書·楊震傳》:“是時宦官方熾,任人及子弟為官,布滿天下,競為貪淫,朝野嗟怨。” 李賢 注:“任謂保任。”
(3).信任别人。 唐 李翺 《平賦書》:“嗚呼!仁義之道,章章然如大道焉,人莫不知之,然皆不能行,何也?見之有所未盡,而又有嗜欲以害之,其自任太多,而任人太寡。”
(4).隨人,聽憑人。《晉書·孔坦傳》:“今由俎上肉,任人膾截耳!” 宋 秦觀 《滿庭芳》詞:“任人笑生涯,泛梗飄萍。” 鄭觀應 《盛世危言·獄囚》:“任人互相過談、看書、寫字、作文,惟不許高聲大叫耳。” 巴金 《秋》四:“你為什麼也該這樣任人播弄?”
(5). 周 官名。《書·立政》:“立政:任人、準夫、牧作三事。” 孔 傳:“ 文 武 亦法 禹 湯 以立政:常任、準人及牧治為天地人之三事。” 孔穎達 疏:“任人,則前經所雲:常任,六卿也。” 蔡沉 集傳:“任人,常任也。”
(6).古地名。《左傳·昭公二十二年》:“王師軍于 氾 ,于 解 ,次于 任人 。” 楊伯峻 注:“ 任人 ,當即 洛陽 附近地。”
佞人。品行不端的人。《書·舜典》:“惇德允元而難任人,蠻夷率服。” 孔 傳:“任,佞;難,拒也。” 蔡沉 集傳:“任,古文作壬,包藏兇惡之人也。” 宋 王安石 《答司馬谏議書》:“辟邪説,難任人,不為拒諫。”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任人漢語 快速查詢。
“任人”是現代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的複合詞,其釋義可依據權威辭書分為以下兩類:
一、動詞性用法,表示“任用人才” 此義項強調對人才的選拔與使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明确标注其核心語義為“委任或聘用人員”,常見于組織管理語境。例如“任人唯賢”出自《尚書·鹹有一德》的典故,指依據才能而非親疏選拔人才。現代用法如:“企業應當建立科學的任人機制。”
二、短語結構用法,表“聽任他人” 此用法由動詞“任”(聽憑)與代詞“人”組合而成,構成動賓結構。《漢語大詞典》将其釋為“對他人行為不加約束或幹涉”,多含消極語義色彩。如成語“任人宰割”出自《左傳》相關典故,喻指喪失自主權而受制于人。現代用例:“市場競争中不能任人擺布。”
兩種用法的根本區别在于語義焦點:前者側重主動的人才管理行為,後者強調被動的放任狀态,需通過具體語境辨析詞義。
“任人”一詞的含義較為豐富,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具體如下:
委任/任用
聽任/任憑
“任人”的核心含義圍繞“任用”與“聽任”展開,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例如:“任人宰割”側重被動性,而“任人機制”則指向選拔規則。建議通過權威詞典(如)進一步查詢語境例句。
扁擔花殘刻僝偢場埒長十八唱先程典塵累床棱傳節春耜叢刊大餘登嘯德選鬥飲鄂舟風濤複議扢扠故吏黑暈壞衣恍忽虎闱建窯角牴戲警徼凈練荊薪九玄考索刻露客主狂兒累重連錢骢斂瘗立國摩耶倪齒涅污拍案叫絕漂白平人情投意和輕婉悫勵冗積上款試考素采王世子委珠文瀾閣吳撥四洿宮無逸鄉侯稀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