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無逸的意思、無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無逸的解釋

(1).不貪圖安樂。《書·無逸》:“嗚呼,君子所其無逸。”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盧谌‘感交’》:“自顧非杞梓,勉力在無逸。” 章炳麟 《訄書·原變》:“以是為憂,故‘無逸’之説興,而‘合羣明分’之義立矣。”

(2).《書》的篇名。《書·無逸序》:“ 周公 作《無逸》。” 孔 傳:“中人之性好逸豫,故戒以《無逸》。” 明 李東陽 《元日早朝》詩:“拟将《無逸》陳 周 戒,咫尺君門奈遠何?” 羅惇曧 《文學源流·周秦諸子總論》:“至於《無逸》開奏議之先,《金縢》啟哀冊之體。”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無逸”是漢語古典文獻中的專有詞彙,最早見于《尚書·無逸》篇,原指周公告誡成王不可沉溺享樂、需勤政愛民的治國理念。從語義結構分析,“無”表示否定,“逸”指安逸放縱,合為“不貪圖安逸”的核心含義。

在詞典釋義層面,該詞具有三重内涵:

  1. 勤勉自律:強調克制個人欲望,《說文解字》釋“逸”為“失也”,引申為超越規範,故“無逸”蘊含自我約束的德行要求(來源:漢典網);
  2. 治國綱領:作為《尚書》篇名,特指統治者需“先知稼穑之艱難”,關注民生疾苦(來源:國學大師《十三經注疏》);
  3. 哲學範疇:宋代理學家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将其提升為“存天理滅人欲”的實踐原則,賦予道德修養層面的普適性(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庫)。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多用于學術讨論或引經據典的語境,例如在論述傳統文化中的廉政思想時,常援引《無逸》篇的“君子所其無逸”作為經典論據(來源:漢典網古籍例句庫)。

網絡擴展解釋

“無逸”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意義
    指“不貪圖安樂”,強調不沉溺于享樂或安逸生活。例如《尚書·無逸》中記載:“嗚呼,君子所其無逸”,意為君子應始終避免放縱享樂。

  2. 《尚書》篇章
    作為《尚書》的篇名,《無逸》是周公為勸誡周成王勤政而作,内容強調統治者需克制私欲、勤勉治國。


二、引申與用法

  1. 成語含義
    作為成語,“無逸”形容忙碌無暇或生活困苦的狀态。例如南朝江淹的詩句“勉力在無逸”,即表達努力奮鬥而無暇安逸。

  2. 使用場景

    • 描述個人勤勉工作,如“政苛則無逸樂之士”(鄧析語)。
    • 指代艱苦環境,如章炳麟在《訄書》中用“無逸”比喻社會變革中的奮鬥精神。

三、文化關聯

  1. 曆史背景
    《無逸》篇反映了周初“敬天保民”思想,主張統治者需以身作則,避免驕奢。
  2. 現代引用
    常見于書法、匾額,如“所其無逸”被用于警示自律。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百刻百僞邦組半老頭寶甕邊藩不朗朗嗔忿忿逴斡大遍大澤搭子調斡動色二武防限煩惱薪飛櫩副傷寒高八度傀偉果是黑道日河南省轟打換防谏匦将息腳傭借使君氏抗髒廓如擂石車兩得其所鍊液鄰藩膟膋屢遷馬掌默察蚍蜉援潑惡愆釁僧庵梢長盛昌神照蛇婆十二章時榮收什挑菜鳀瀛推藉相面先生香璎祥兆顯山露水斜行橫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