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不貪圖安樂。《書·無逸》:“嗚呼,君子所其無逸。”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盧谌‘感交’》:“自顧非杞梓,勉力在無逸。” 章炳麟 《訄書·原變》:“以是為憂,故‘無逸’之説興,而‘合羣明分’之義立矣。”
(2).《書》的篇名。《書·無逸序》:“ 周公 作《無逸》。” 孔 傳:“中人之性好逸豫,故戒以《無逸》。” 明 李東陽 《元日早朝》詩:“拟将《無逸》陳 周 戒,咫尺君門奈遠何?” 羅惇曧 《文學源流·周秦諸子總論》:“至於《無逸》開奏議之先,《金縢》啟哀冊之體。”
“無逸”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字面意義
指“不貪圖安樂”,強調不沉溺于享樂或安逸生活。例如《尚書·無逸》中記載:“嗚呼,君子所其無逸”,意為君子應始終避免放縱享樂。
《尚書》篇章
作為《尚書》的篇名,《無逸》是周公為勸誡周成王勤政而作,内容強調統治者需克制私欲、勤勉治國。
成語含義
作為成語,“無逸”形容忙碌無暇或生活困苦的狀态。例如南朝江淹的詩句“勉力在無逸”,即表達努力奮鬥而無暇安逸。
使用場景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的完整内容。
《無逸》是一個詞彙,包含兩個部分:無和逸。它的意思是指不停歇、不懈怠地努力,不稍息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 無:包含的部首為一丨,總共有一畫; - 逸:包含的部首為辶,總共有十畫。
來源:《無逸》一詞最早出現在《儀禮·郊特牲》:“凡先之犧豚朱彘為火。”意思是指祭祀上所用的犧牲品是不可忽視和輕視的,不應放松對待。
繁體:《無逸》的繁體字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無逸》的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古代版本可能篆、隸、楷字體有所不同,但意思和形狀上差别不大。
例句:他對學習保持無逸的精神,每天堅持學習三個小時。
組詞:無怠、無休、不間斷、不懈等
近義詞:不停、持之以恒、持續、不懈等
反義詞:稍息、松懈、放松、懈怠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