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name of the recipient] 在給人的信件、禮品、書畫等上面寫的對方的名字或稱呼
謂在書畫等上端題寫的受物者的姓名、稱謂、事由等字樣。《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又看兩旁那幅描金朱絹對聯……上款是‘奉賀 龍媒 仁兄大人合巹重喜’,下款是‘ 問羹 愚弟 梅鼎 拜題并書’。”《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五回:“一張白折扇面,一面畫的是沒神彩的兩筆花卉,一面是寫上幾個怪字,都是寫的我的上款,最奇怪的是稱我做‘夫子大人’。” 魏巍 《東方》第六部第十一章:“ 郭祥 支起身子半坐起來,望望石碑,中間刻着一行大字:‘國際主義戰士 楊雲 之墓’;上款是兩行小字:‘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一日,為掩護 朝鮮 兒童英勇犧牲,時年二十二歲’;下款是一行小字:‘ 松風裡 群衆敬立’。”
“上款”是漢語詞彙,指在書信、禮品、書畫等物品上題寫的收件人姓名、稱呼或相關事由,用以标識受贈者或收件人信息。以下是詳細解釋:
上款指在信件、禮品、書畫等物品的上端或顯眼位置題寫的對方姓名、稱謂或事由。例如:
該詞最早見于清代文學作品,如《兒女英雄傳》描述對聯“上款是‘奉賀龍媒仁兄大人合卺重喜’”,以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提及扇面題寫“夫子大人”的稱呼。
現代多用于正式場合或傳統藝術領域,如書法、繪畫作品的題贈,或禮儀性禮品的标注,延續了傳統文化中的禮節表達。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實例或曆史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兒女英雄傳》《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等作品原文。
上款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指的是在衣服、袋子等物品上鑲嵌的金屬或織物制作的飾品。
上款的拆分部首為“上”,它是八筆畫字。
上款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中國古代,人們常常在衣物、布料和物品上加上金屬或織物制作的裝飾品,以增加美觀和獨特性。
上款的繁體字是「上款」。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上款的寫法與現代寫法相差不大。
1. 這件外套上款精美,非常吸引人的眼球。
2. 我選擇這個包包是因為它上款獨特,沒有見過的設計。
上款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使用,比如:
1. 上款衣服
2. 上款包包
上款的近義詞可以是裝飾、鑲嵌、飾品等。
上款的反義詞可以是素色、簡約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