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荵冬的意思、荵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荵冬的解釋

即金銀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根據現有權威漢語詞典及文獻資料核查,“荵冬”一詞存在以下情況:


一、詞典未收錄該詞條

經查證《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辭海》等權威辭書,均未收錄“荵冬”這一詞條。該組合在标準漢語詞彙體系中缺乏明确釋義與用例,可能屬于以下情況之一:

  1. 古文獻生僻詞:或為古代文獻中的罕見植物名,但未被現代詞典收錄;
  2. 方言或地方稱謂:部分地方對特定植物的俗稱,未進入通用語;
  3. 字形訛誤:存在與“荵冬”字形相近的詞彙,如“忍冬”(金銀花)。

二、可能關聯詞:忍冬(金銀花)

若為字形混淆,“忍冬”是常見中藥植物名,學名Lonicera japonica,釋義如下:

忍冬

多年生半常綠纏繞灌木,葉對生,花初白後黃,香氣清雅。幹燥花蕾(金銀花)及藤莖(忍冬藤)入藥,性甘寒,歸肺、心、胃經,具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之效。主治溫病發熱、癰腫瘡毒等症。

來源:

《中國藥典》2020年版一部(國家藥典委員會編)

《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三、建議與說明

  1. 詞源考證:若“荵冬”出自特定古籍或地方志,需提供原文語境以便進一步查證;
  2. 專業文獻支持:植物學或中醫藥文獻中暫未發現該詞條的可靠記載;
  3. 替代建議:若指代藥用植物,建議采用“忍冬”等标準名稱以确保準确性。

結論:目前漢語權威辭書及學術文獻中無“荵冬”的釋義記錄,建議核實原始語境或考慮是否為“忍冬”的誤寫。如需深入考據,需提供具體文獻出處。

網絡擴展解釋

“荵冬”是一個植物名稱的古稱或異名,現代通常稱為“忍冬”,即金銀花。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讀音與字形

    • 荵:拼音為rěn,部首“艹”(草字頭),總筆畫10畫。筆順編號為1225344544。
    • 冬:拼音為dōng,表示四季中的冬季,引申為植物生長特性。
  2. 植物學釋義

    • 荵冬即忍冬(學名:Lonicera japonica),屬于藤本植物,因耐寒特性得名。其花初開為白色,後轉為黃色,故俗稱“金銀花”。
  3. 文獻記載

    • 《說文解字》等古籍中記載“荵冬草”,康熙字典引《唐韻》注音“而軫切”(對應現代讀音rěn),并釋為忍冬的别稱。
  4. 現代應用
    忍冬是常見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功效,其幹燥花蕾為“金銀花”入藥。

提示:如需更全面的植物學信息,可參考《中國植物志》或中醫藥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拔犀擢象碧落黃泉慘蹙殘荼持質寸食雕剪底下耳珰賦詠丐人關門落闩冠飾顧念耗匮鴻少哄騰互助社雞鳴馌耕荊樸金鑿舊常可泣可歌快嘴鲲鵬連曹廉士廉卓離坐路演馬蟥冒難門鑰莫不逾侈内傅碾硙排定排連攀蟾折桂攀轅卧轍砰硼霍落期度青衫窮居屈申三榜定案善端十二博士食而不知其味霜縠松廳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提唱漙漙頽憊晩婆婆蜿蜒曲折微逆斆死細棉布